时间: 2025-04-27 01:1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1:46
疏影 题卞赛印次愚公韵
作者: 袁克文 〔清代〕
千秋一物,便香残脂腻,初褪温泽。
鼓罢桐徽,兰影轻挥,曾传画角颜色。
柔枝袅娜冰花争,试认取朱丝纤侧。
恁板桥旧院风流,付与玉箸钤出。
凄说珠帏玉几,美人笑未彻,山已埋骨。
坠印空圆,系壁长淹,锦树荒寒谁识?
黄絁绿绮都消歇,算只有寸痕留得。
任万千海变桑沈,不减怨浸愁渍。
千秋一物,香气虽已残留,脂腻的感觉也初渐褪去。
鼓声已停,桐木的徽章不再,兰花的影子轻轻摇曳,曾经传来的画角声依然回响。
柔嫩的枝条如冰花般争相斗艳,试试看能否认出那朱红丝线的细腻。
那板桥旧院的风流韵事,已经交给玉箸来铭记。
凄凉地诉说着珠帏后的玉几,美人笑声未曾落下,山已埋葬了她的骨骸。
那空荡荡的印记,系于墙壁上长久淹没,谁能识得这荒寒的锦树?
黄绢和绿绮都已消散,唯有一寸痕迹留存。
纵使万千海洋变成桑田,也不减我心中的怨愁与浑浊的痕迹。
袁克文是清代的一位诗人,生平并不详尽,但其作品多以细腻、婉约见长,常常借古诗词表达个人情感,富有音乐感。
《疏影》创作于清代,那个时代诗人往往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寄托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此诗可能出于对旧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叹。
《疏影》是一首充满了细腻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开篇“千秋一物”即揭示了时间的无情与事物的易逝,紧接着“香残脂腻,初褪温泽”则通过香气与脂腻的对比,进一步强化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诗中多次提及的“兰影”、“玉箸”等元素,传达出一种优雅与高贵的气息,似乎在诉说着一段旧时的爱情故事。
诗的后半部分则渐渐转向凄凉,尤其是“美人笑未彻,山已埋骨”的句子,瞬间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悲伤与孤独。诗人以“坠印空圆,系壁长淹”的意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事的无常,令人不由得思索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也有对生命短暂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情感的深邃。
诗中提到的“兰影”象征什么?
A. 悲伤
B. 优雅
C. 奢华
D. 无常
诗中的“千秋一物”主要表达了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时间的流逝
C. 爱情的美好
D. 自然的声音
以上为《疏影 题卞赛印次愚公韵》的详细解析与赏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