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6:13
疏影 咏影
作者:郭则沄 〔清代〕
惊鸿一瞥。似镜波半掩,偷眼痴绝。
肯便轻抛,微步依依,密意惯怜鹣鲽。
殷勤照向春波里,奈几许闲情难说。
便隔花远似天涯,小立慰人孤孑。
犹忆云屏促坐,髻翘翠凤颤,孅态都活。
洛浦神光,乍合还离,怨煞碧窗明月。
朦胧替写愁心眼,问怎写黛眉千结。
又绣帷一笑回镫,暗里也应伤别。
诗中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她的身影如同惊鸿般轻盈,映照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令人忍不住偷偷地凝视。她的举动轻盈而妩媚,仿佛轻易地就能抛却所有的忧愁,让人心醉。诗人细腻地描绘了女子在春波中倒影的情景,虽有万种闲情,却难以尽述。即使身处花丛之中,心中却依旧感到孤独,仿佛身处天涯。回忆起往昔的欢聚时光,女子的髻如翠凤般翘起,身姿轻盈动人。水波初合又散,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怨恨,明月照耀下的窗前,令人愁绪千缕。诗人感慨,如何将这愁苦写成诗句,描绘出女子那淡淡的眉妆。最后,虽只是轻轻一笑,却也暗藏离别的伤感。
郭则沄,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才情横溢,擅长词曲与诗歌。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田园和人情,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该诗创作于清代,其时社会动荡,诗人以此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感伤。诗中充满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思考,正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情感写照。
这首《疏影 咏影》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一幅春日的美丽画卷。诗的开篇以“惊鸿一瞥”引入,瞬间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随即通过“似镜波半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又美丽的气氛。诗中女子的形象不仅仅是美的象征,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通过“微步依依”、“密意惯怜鹣鲽”的比喻,诗人表现出对这位女子深深的爱慕和怜惜。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开始反思离别的痛苦,尤其是“奈几许闲情难说”的无奈,体现了内心的复杂情感。女子在花间小立,周围虽美,却依旧感到孤独,诗人用“便隔花远似天涯”深刻揭示了爱情的遥远与无奈。最后几句,诗人通过描绘女子的容貌与离别的愁苦,表达了那种难以言表的思念与忧伤。整首诗在抒情中兼具哲理,既有对美的赞叹,也有对离别的惆怅,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情感画面。
整首诗通过描绘女子的美丽与细腻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和对离别的感伤,揭示了人们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中“惊鸿一瞥”形容的是谁?
A. 女子
B. 诗人
C. 明月
“微步依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怨恨
B. 爱慕
C. 寂寞
诗人对离别的感受是?
A. 伤感
B. 喜悦
C. 无所谓
答案:1. A 2. B 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