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效古》

时间: 2025-05-21 13:56:47

诗句

荣辱又荣辱,一何翻与覆。

人生百岁中,孰肯死前足。

玄鬓忽如丝,青丛不再绿。

自古争名徒,黄金是谁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3:56:47

原文展示:

荣辱又荣辱,一何翻与覆。
人生百岁中,孰肯死前足。
玄鬓忽如丝,青丛不再绿。
自古争名徒,黄金是谁禄。

白话文翻译:

荣与辱交替,真是翻覆不定。
在短暂的百年人生中,谁愿意在未老之前就满足呢?
黑发转瞬即逝,青翠的草木再也不会复绿。
自古以来争名的,黄金又算得什么福禄?

注释:

  • 荣辱:荣幸与耻辱。
  • 翻与覆:翻转与覆灭。
  • 百岁:指人生的短暂,通常指一生。
  • 死前足:在死之前就感到满足。
  • 玄鬓:黑发,这里比喻年轻。
  • 青丛:指青翠的植物。
  • 争名徒:指追求名利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澹交,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名利的淡漠态度,体现了唐代文人对人生哲学的探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与名利纷争并存,诗人通过个人的感悟,反映出对荣华富贵的无奈与对人生短暂的深切思考。

诗歌鉴赏:

《效古》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诗中充满了对人生荣辱、名利的深刻反思。开篇即以“荣辱又荣辱”引入,表明人生如戏,荣与辱交替无常,令人难以把握。接着,诗人通过“人生百岁”来强调人生的短暂,提出了“孰肯死前足”的问题,质疑人们在生前是否能够真正满足于现状,暗示人们在争名夺利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生活的本质。诗中“玄鬓忽如丝”的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表现出对青春流逝的感慨。而“青丛不再绿”则寓意着一旦失去,再难复得,进一步深化了时间流逝的主题。

最后一句“自古争名徒,黄金是谁禄”更是将主题推向了高潮,诗人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那些追求名利的人,质疑黄金的价值与意义,强调名利的虚幻与无用。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力量,情感上真挚而深沉,展示了唐代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荣辱又荣辱:人生中的荣华与耻辱不断交替,无法得以长久。
  2. 一何翻与覆:形容这种荣辱的变化是多么剧烈和频繁。
  3. 人生百岁中:人生短暂,通常只有百年。
  4. 孰肯死前足:谁能在尚未老去之前就感到满足呢?
  5. 玄鬓忽如丝:黑发转眼间就变得如丝般白。
  6. 青丛不再绿:曾经青翠的草木再也无法复绿,暗示青春一去不复返。
  7. 自古争名徒:自古以来为了名利而争斗,结果只是徒劳无功。
  8. 黄金是谁禄:黄金又算什么样的福气和禄位呢?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黑发如丝”形容时间流逝带来的衰老。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具有对称性,使得意境更加鲜明。
  • 反问:通过“孰肯死前足”引发读者思考,增强诗的哲理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生死、荣辱的思考为主要内容,强调人生短暂,名利虚幻,主张应对生命的流逝保持清醒与淡然。

意象分析:

  • 荣辱:象征人生的起伏与不确定性。
  • 玄鬓:象征青春与生命的短暂。
  • 青丛:象征生命的美好与逝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荣辱又荣辱”是什么意思?

    • A. 生命的快乐与痛苦
    • B. 人生中的荣华与耻辱交替
    • C. 对生活的感慨
  2. 诗句“孰肯死前足”传达了什么情感?

    • A. 满足
    • B. 不甘心
    • C. 忧伤
  3. “黄金是谁禄”表达了什么观点?

    • A. 黄金是最重要的
    • B. 名利是虚幻的
    • C. 财富能带来幸福

答案: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将进酒》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将进酒》与《效古》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但李白更强调豪放与享乐,而澹交则更为沉重和哲理性。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东西舜城 澄江门 天庆门 朝宗门 春晖门 江阴城 月夜过雷塘道中 宿陈氏庄园 建隆寺题壁 从军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烦言 父字头的字 休牛散马 出入人罪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大路椎轮 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凤皇于飞 乛字旁的字 丶的字有哪些?带丶的汉字大全 赃埋 移根接叶 重字的笔顺怎么写?重字的笔画顺序详解 包含植的词语有哪些 澡雪 反文旁的字 亡结尾的成语 金字旁的字 包含加的成语 黠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