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2: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2:48
病后作
——澹交 〔唐代〕
未得忘身法,此身终未安。
病肠犹可洗,瘦骨不禁寒。
药少心情饵,经无气力看。
悠悠片云质,独对夕阳残。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生病后的无奈与忧伤。未能学会忘却身体痛苦的法门,这样的身体使我始终不能安宁。病痛的肠胃尚可清洗,瘦弱的骨头却依然抵挡不住寒冷。药物虽少,却难以抚慰我的情绪,书籍也因无力而无法细看。悠悠的云彩轻盈而质朴,我独自面对夕阳的余晖。
澹交,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主要作品多为抒情诗,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表达个人的内心感受。
此诗创作于诗人病后,反映了他在病痛折磨下的无奈与孤独。唐代社会繁华,许多诗人虽然生活富足,但却常常因身体健康问题而感到无力,表现出对生命脆弱的深刻思考。
《病后作》是澹交在病痛中写下的一首抒情诗,诗中透出浓厚的个人情感,既有对身体状况的深刻反思,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未得忘身法,此身终未安”,直接表白了诗人在病痛中对身心状态的不满与无奈。他希望能够忘却身体的痛苦,但现实却是痛苦缠身,难以逃脱。接下来的“病肠犹可洗,瘦骨不禁寒”,通过身体的病痛展现出生命的脆弱与无助,肠胃尚且能够通过药物清洗,然而骨骼的虚弱则让他无法抵御寒冷,暗示着生理与心理的双重折磨。
“药少心情饵,经无气力看”,在药物的帮助下,诗人尝试想要恢复心情,但无奈药物的有效性不足,令他心情难以振作。最后两句“悠悠片云质,独对夕阳残”则是情感的升华,面对片云的轻盈与夕阳的苍凉,他感到一种孤独与失落,仿佛与世界隔绝。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切的情感,充分展现了诗人在病痛中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存在的疑惑。
整首诗通过对病痛的描写,表现了生命的脆弱以及对健康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孤独与无奈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自身的经历,反映出普遍的人生感悟,具有广泛的共鸣。
诗中提到的“忘身法”主要指什么?
A. 忘却精神痛苦的方法
B. 忘却身体痛苦的方法
C. 忘却生活烦恼的方法
D. 忘却个人历史的方法
“药少心情饵”中,“心情饵”指的是什么?
A. 让心情安定的药物
B. 让心情愉快的食物
C. 让心情平静的音乐
D. 让心情快乐的朋友
诗人在面对夕阳时的情感状态是什么?
A. 快乐与满足
B. 孤独与失落
C. 希望与期待
D. 忧伤与愤怒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两首诗都表现出身处困境中的无助感。杜甫在诗中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与人民苦难的关切,而澹交则更侧重于个人身体与精神的痛苦。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内心的情感,但主题各有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