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0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0:29
原文展示:
伤春 李昌符 〔唐代〕 即是春风尽,仍沾夜雨归。明朝更来此,兼恐落花稀。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春天即将结束,夜晚的雨水中还带着春风的余韵归来。明天早晨再来这里,恐怕落花会更加稀少。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昌符,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在春天即将结束时,诗人感叹时光流逝,对春花的凋零感到惋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春末的夜晚,诗人感受到春风的消逝和夜雨的降临,预感到第二天早晨再来时,落花会更加稀少,因此抒发了对春天逝去的伤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深深惋惜。首句“即是春风尽”直接点明了主题,春风的结束象征着春天的离去。次句“仍沾夜雨归”则通过夜雨这一意象,加深了春天的余韵和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后两句“明朝更来此,兼恐落花稀”则预见了春天的彻底结束,落花的稀少象征着生机的消逝,诗人对此感到无奈和悲伤。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春风、夜雨和落花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和无奈。通过对春风、夜雨和落花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变化的深刻感受。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杜甫的《春望》,也是表达对春天逝去的感慨。 诗词对比: 李昌符的《伤春》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感慨,但李诗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诗则更多地反映了社会现实。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全唐诗》,收录了李昌符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