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9:45: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45:23
《从军乐二首》
作者:姚合 〔唐代〕
每日寻兵籍,经年别酒徒。
眼疼长不校,肺病且还无。
僮仆惊衣窄,亲情觉语粗。
几时得归去,依旧作山夫。
朝朝十指痛,唯署点兵符。
贫贱依前在,颠狂一半无。
身惭山友弃,胆赖酒杯扶。
谁道从军乐,年来镊白须。
每天都在寻求兵籍,年年与酒徒分别。
眼睛长时间疼痛,肺病也还没有好。
仆人惊慌地发现衣服窄小,亲情之间的言语变得粗糙。
什么时候才能回家,依旧做那山中的樵夫。
朝朝十指都在痛苦,唯有点兵符在手。
贫穷和困苦依然存在,颠狂的心情一半没有。
惭愧于被山中朋友抛弃,唯有酒杯来扶持我。
谁说从军快乐,年复一年却使我的白发增多。
作者介绍:姚合(约 730-799年),唐代诗人,字德厚,号少川。出生于今陕西省,曾任职于朝廷,参与政治,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边塞生活和士兵的心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正值边疆战乱频繁,士兵们常年征战,思乡之情愈发浓厚。姚合以亲身经历为基础,表达了从军士兵的艰辛与无奈,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从军乐二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实的情感,展现了士兵在军营生活中的孤独与痛苦。诗中首句“每日寻兵籍”便直入主题,揭示出士兵们为了国家而献身的责任感。而随后的句子则描绘了作者眼疾与肺病的病痛,突显了在战斗中所承受的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折磨。诗人通过对仆人惊慌、亲情生疏的描写,展示了与家人、朋友关系的疏远,这种情感的流失让人倍感凄凉。
“几时得归去,依旧作山夫”一句,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眷恋。最后几句“谁道从军乐,年来镊白须”则以反语的方式回应了“从军乐”的主题,揭示了从军生活的艰辛与无奈,暗示着士兵们在战斗岁月中逐渐增白的鬓发,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青春的消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从军生活的真实描绘,更是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士兵的艰辛生活,表达了对战乱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士兵在战争中所承受的痛苦与孤独,反映了普遍的社会现象和人性的脆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每日寻兵籍”意指什么?
A. 每天都在喝酒
B. 每天都在寻找征兵的名册
C. 每天都在想念家乡
“几时得归去”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对战争的热爱
B. 对家乡的思念
C. 对朋友的怀念
诗中“贫贱依前在”意指什么?
A. 生活富裕
B. 依然贫穷
C. 生活幸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