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1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13:16
蔷薇诗一首十八韵,呈东海侍郎徐铉
作者: 李从善 〔宋代〕
绿影复幽池,芳菲四月时。
管弦朝夕兴,组绣百千枝。
盛引墙看遍,高烦架屡移。
露轻濡彩笔,蜂误拂吟髭。
日照玲珑慢,风摇翡翠帷。
早红飘藓地,狂蔓挂蛛丝。
嫩刺牵衣细,新条窣草垂。
晚香难暂舍,娇自态相窥。
深浅分前后,荣华互盛衰。
尊前留客久,月下欲归迟。
何处繁临砌,谁家密映篱。
绛罗房灿烂,碧玉叶参差。
分得殷勤种,开来远近知。
晶荧歌袖袂,柔弱舞腰支。
膏麝谁将比,庭萱自合嗤。
匀妆低水鉴,泣泪滴烟雨斯。
画拟凭梁广,名宜亚楚姬。
寄君十八韵,思拙愧新奇。
这首诗描绘了四月的蔷薇花盛开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花卉和自然的和谐美。开头提到绿影和芳香,营造出春日的氛围。诗中提到乐器和精致的绣品,暗示着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随着诗句的推进,描绘了露珠轻轻滋润花瓣,蜜蜂误拂诗人的胡须,展现了生动的春景。接着,诗人描绘了阳光照耀下的玲珑景致,微风摇曳的帷帐,以及早红的花瓣飘落在地的情景,生动而细腻。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感受到晚香的难舍,花朵之间的互相窥视,表现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情谊和对自己创作水平的自谦,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作者介绍:李从善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著称。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春日的四月中创作的,正值花卉盛开的时节,诗人以蔷薇为题,表达了对生命美好瞬间的珍惜与感悟。
李从善的《蔷薇诗一首十八韵》充分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整首诗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蔷薇花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露轻濡彩笔”、“日照玲珑慢”等,营造出一种轻柔而又充满生机的春日氛围。诗人在描绘蔷薇花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展现出一种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诗的后半部分则更加深邃,探讨了荣华与衰败的主题,体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哲思。在宴席上留客的细节描写,与月下离别的情感交织,唤起读者对友情的珍惜与对时光的叹息。而最后一联,则是对自己才华的自谦与对友人的寄托,显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对文学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露轻濡彩笔”)、拟人(“蜜蜂误拂”)、对仗(“荣华互盛衰”)。这些手法使得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主题思想:
诗歌中心思想在于描绘春天的美景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悟,通过细腻的意象展现出作者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春天的画面,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深浅分前后”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