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赵昌父山居八咏·霞牖》

时间: 2025-07-28 20:40:28

诗句

夕借月为烛,晨将霞作帘。

犹言贫到骨,不悟取伤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20:40:28

原文展示:

夕借月为烛,晨将霞作帘。犹言贫到骨,不悟取伤廉。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月光仿佛是蜡烛,清晨的霞光就像窗帘。即便说自己贫穷到骨头里,也不明白这样会伤害到自己的清白与名节。

注释:

字词注释:

  • :傍晚,黄昏。
  • :借用,利用。
  • :月亮,指夜晚的光亮。
  • :清晨,早晨。
  • :晨曦,早上的彩云。
  • :窗帘,用来遮挡光线。
  • 犹言:仍然说。
  • 贫到骨:贫穷到了极点,形容极度贫困。
  • 不悟:不明白,不领悟。
  • 取伤廉:损伤自己的名节和清白。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明确的典故,但“贫到骨”以及对清晨霞光的描绘,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名节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诗人隐居山林时期,反映了他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及对贫困与名节的深刻理解。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许多文人选择隐居,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清白,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夕阳与晨霞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受。诗人以“月”为烛,借用月光的柔和来照亮夜晚,显示出他在贫困中仍能享受自然之美的乐观态度。而“霞作帘”则描绘了清晨缥缈的美景,仿佛生活中有着无限可能。然而,诗的最后两句却转向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表明即便身处困境,仍需保持自己的名节与清白。诗人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意识到贫困对人格的影响,体现出对名节的珍视与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既有自然美的描绘,也有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热爱及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夕借月为烛:傍晚时分,诗人借用月光作为烛光,表现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生活状态。
  2. 晨将霞作帘:清晨的霞光像窗帘一样轻柔,展现出自然的美丽,给人以柔和与温暖。
  3. 犹言贫到骨:即便生活贫穷到了极点,诗人用“贫到骨”表达出对自身困境的无奈。
  4. 不悟取伤廉:诗人提醒自己,不能因为贫穷而损害自己的清白与名节,强调了道德观念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光比作烛光,霞光比作帘,增强了诗的意象美。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困境中追求名节与清白的思想,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诗人通过描绘日夜交替的景象,反映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宁静与柔和,代表着诗人对晚间生活的思考。
  • :象征希望与美好,代表着诗人对晨曦的向往。
  • :象征生活的困苦,但也反映出对内心追求的坚守。
  • :象征名节与道德,强调人应保持高尚品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夕借月为烛”意指: A. 月光明亮
    B. 用月光代替蜡烛
    C. 诗人喜欢晚上
    D. 诗人讨厌夜晚

  2. “不悟取伤廉”表达了什么思想? A. 贫穷无所谓
    B. 要保持清白与名节
    C. 生活很快乐
    D. 享受贫穷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对比杨万里的“霞牖”和陆游的“秋夜将晓”,两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杨万里更偏向于对生活的哲理思考,而陆游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亲情的怀念与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杨万里诗集》
  2. 《宋代诗人的人生与思想》
  3.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题扬州九曲池 湖上赋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 杜门 病思 戏咏闲适 累日无酒亦不肉食戏作此诗 夜读岑嘉州诗集 闻蝉思南郑 枯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荜门蓬户 徙靡 一拍一吻缝 一字旁的字 田更 秀德 刀字旁的字 忿忿不平 歹字旁的字 肉字旁的字 切切私议 龠字旁的字 相鸟 花椰菜 嫣然含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