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晚皈再度西桥四首》

时间: 2025-07-28 14:50:33

诗句

皈近溪桥东复东,蓼花迎路舞西风。

草深一鸟忽飞起,侬不觉他他觉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4:50:33

晚皈再度西桥四首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原文展示:

皈近溪桥东复东,
蓼花迎路舞西风。
草深一鸟忽飞起,
侬不觉他他觉侬。

白话文翻译:

我走近溪桥向东走,又转向东。
蓼花在路边迎风摇摆。
草丛深处,一只鸟忽然飞起,
我没有察觉,反而他却注意到我。

注释:

  • :归,回到。
  • 蓼花:指的是蓼草的花,常生长在水边。
  • :指花随风摇曳的姿态。
  • :我,常用于江南方言。
  • :意识到、察觉。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典故,但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的微妙关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观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以描写自然景物和表现个人情感为主,风格独特,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杨万里生活的时代正值南宋,社会相对安定,诗人常游历山水之间,感受自然之美,写下许多描绘自然和人情的诗篇。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在溪边漫步时的心境与感受,细腻而生动。开头两句描绘了自然的景色,溪桥、蓼花在清风中轻舞,透出一种恬静的氛围。诗人在自然中流连,感受着周围的变化,表现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状态。后两句则通过一只鸟的突然飞起,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细微联系。诗人在不经意间被鸟的动作所吸引,反映了他对周遭事物的敏感与细腻。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象中,蕴藏着一种淡淡的孤独感与对生命细节的珍视,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皈近溪桥东复东:诗人描述自己在溪边的行走,反复穿行在自然中,体现了一种随意与悠闲。
    • 蓼花迎路舞西风:描写蓼花在西风中的摇曳,传达出自然的生机与动感。
    • 草深一鸟忽飞起:草丛中一只鸟的飞起,象征着自然的瞬息万变。
    • 侬不觉他他觉侬:诗人未能察觉周围的变化,却被鸟的动作所牵动,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微妙感应。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蓼花描绘成迎风舞动的人,营造出自然的生动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尤其是开头两句的“东复东”与“舞西风”,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本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以及对生命细节的珍视。

意象分析:

  • 溪桥:象征人与自然的交汇点。
  • 蓼花:代表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活力。
  • :象征自由与生命的瞬息万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侬”指代的是哪个人称? a) 他
    b) 她
    c) 我
    d) 你

  2. 诗中提到的“蓼花”在什么环境中生长? a) 山间
    b) 水边
    c) 沙漠
    d) 草原

  3. 诗的意象主要集中在哪些元素上? a) 人物
    b) 自然景色
    c) 战争
    d) 城市

答案

  1. c) 我
  2. b) 水边
  3. b) 自然景色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自然诗与白居易的田园诗相比,前者更注重细节与感受,后者则侧重社会背景与人情冷暖。两者的风格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与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钓台 行次莺脰湖 余家兄弟未尝久别今夏送平父之官山口冬仲朔 淳熙巳酉二月二日皇帝登宝位镃获厕廷绅辄成驩喜口号十首 其八 绿筠轩旧在於潜寂照寺今移立县治之东竹间凿 灵芝寺避暑因携茶具汎湖共成十绝 吴江鲊户献鲈 杨伯子见访惠示两诗因次韵并呈诚斋 走笔和曾无逸掌故约观玉照堂梅诗六首 其三 出山追述所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愧行 骂话 青髓 生死醉梦 包含窟的词语有哪些 鼠苗 泥沟 纪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枕戈坐甲 臼字旁的字 人面狗心 酉字旁的字 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尣字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街巷阡陌 千斤重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