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湖上赋》

时间: 2025-07-27 08:59:32

诗句

冉冉秋将至,沉沉夜向晨。

河随天渐转,露洗月如新。

瘦竹过眉杖,轻纱折角巾。

渔歌四面起,烟水浩无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59:32

原文展示

冉冉秋将至,沉沉夜向晨。
河随天渐转,露洗月如新。
瘦竹过眉杖,轻纱折角巾。
渔歌四面起,烟水浩无津。

白话文翻译

渐渐地,秋天要来了,夜晚也慢慢向黎明过渡。
河水随着天空的变化而流动,露水洗净了明亮的月亮。
瘦竹在我眉梢的杖旁轻轻摇曳,轻纱在我头巾的角上轻轻折叠。
四面传来渔夫的歌声,烟波浩渺,水面如无尽的边际。

注释

字词注释

  • 冉冉:形容缓慢而渐渐的样子。
  • 沉沉:形容夜晚黑暗而沉重。
  • 渐转:逐渐改变方向或状态。
  • 露洗:露水洗净,形容清新明亮。
  • 瘦竹:形容竹子瘦长的样子。
  • 轻纱:轻薄的纱布,常用作头巾或饰物。

典故解析

  • 渔歌:古代渔民在江河湖泊中唱的歌,表达了渔民的生活状态和情感。
  • 烟水:描绘了水面上升起的烟雾,常用来形容朦胧的自然景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爱国情怀和对生活的真实感受为主题,风格清新而深刻,是“陆诗”流派的代表。

创作背景
《湖上赋》写于陆游晚年,他身处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侵扰,社会动荡不安。诗中表现出他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湖上赋》以其清新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即将来临的宁静湖面,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诗的开头,诗人以“冉冉秋将至”引入,既是对季节变迁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深思;“沉沉夜向晨”则暗示了夜晚的沉重与黎明的希望,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的两句“河随天渐转,露洗月如新”,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巧妙结合。河水随着天色变化而流动,露水将月亮洗得如新,寓意清新和希望。这种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感悟。

最后两句“渔歌四面起,烟水浩无津”,渔歌的悠扬与烟水的浩瀚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湖面广阔而又宁静的景象,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浩瀚与无尽,给人以深远的思考。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表现了浓厚的抒情意味与哲理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冉冉秋将至,沉沉夜向晨。”:秋天逐渐来临,夜晚也在沉重中慢慢走向黎明。
  2. “河随天渐转,露洗月如新。”:河水随着天色的变化而流动,露水使明亮的月亮显得更加清新。
  3. “瘦竹过眉杖,轻纱折角巾。”:瘦竹轻轻摇曳在我眉前,轻纱在头巾的角上轻轻折叠。
  4. “渔歌四面起,烟水浩无津。”:四面传来渔夫的歌声,烟波浩渺,水面似乎无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露水比喻为洗净月亮的清泉,展现清新美感。
  • 对仗:诗中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成熟、收获与变迁。
  • :象征着沉重与未知。
  • :象征着时光流逝与变化。
  • :象征着清新与纯净。
  • :象征着坚韧与高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冉冉秋将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急躁
    b) 愁苦
    c) 宁静和期待

  2. “渔歌四面起”中“渔歌”主要象征什么?
    a) 生活的苦闷
    b) 生活的乐趣
    c) 对自然的无奈

  3.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爱国情怀
    b) 对生活的感悟
    c)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1.c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陆游与王维的作品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陆游更注重情感与哲理的结合,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鹧鸪天 鹧鸪天 鹧鸪天 山水画扇自题 鹧鸪天 谷雨后五日出游 鹧鸪天 其三 鹧鸪天 高啸桐病中索赋 鹧鸪天 鹧鸪天 初访思南 鹧鸪天 其一 故宫 鹧鸪天 花朝后二日,碧珠、寄侬来访山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稀密 目挑眉语 绝对零度 走字旁的字 包含对的成语 一叶报秋 齐家治国 风流冤孽 立字旁的字 压礼 首字旁的字 糹字旁的字 拍马溜须 光被四表 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匡改 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