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0:4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0:45:28
于陵有仲子,筑室自躬耕。
辟纑以为食,不肯从其兄。
而况区中士,欲与并飞缨。
高节固可嘉,由来无复情。
在于陵有位名叫仲子的贤人,他自给自足,亲自耕作,修建了自己的房子。
他用草编的农具来维持生计,不愿意跟随他的兄长去做官。
更何况那些城中的士人,想要与他一起追求显赫的名声。
他的高洁品格固然值得称赞,但他向来对世俗之事没有过多的情感。
作者介绍: 晁公溯,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在诗歌创作上以清新脱俗、风格独特而著称,作品常常表现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和对高洁品德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背景下,反映出当时士人对官场的看法与态度。在繁华的官场与清贫的田园生活之间,诗人选择了后者,表达了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功名利禄的漠然。
《于陵仲子》是一首颂扬高洁品德、反映士人理想的诗。诗中通过描绘仲子自耕自足的生活,展现了隐逸的理想和对世俗名利的拒绝。诗的开头以“于陵有仲子”引入,给人一种平和而清新的气息。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仲子在田间辛勤耕作的画面,强调了他对自给自足生活的向往,与世俗的官场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辟纑以为食”不仅体现了仲子生活的简朴,更是对当时士人追求功名的讽刺。仲子不愿随其兄追求权势,表明他宁愿选择清贫而守节的生活。最后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对高洁品德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这种高洁的品德在现实中往往难以实现。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无奈,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高洁品德的赞美及对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反映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仲子”指的是谁?
A. 一位隐士
B. 一位将军
C. 一位商人
诗中提到的“飞缨”象征什么?
A. 自由
B. 权势和名利
C. 友情
“高节固可嘉”中的“高节”指的是什么?
A. 高尚的品德
B. 高耸的山峰
C. 高级的食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