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3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35:37
大暑不可怨,秋来终有时。
露惊庭鹊睡,风动井梧枝。
逐客长夜感,美人团扇悲。
如何陶靖节,独与菊花期。
盛夏的炎热无可怨言,秋天总会到来。
露水惊醒了庭院中的乌鸦,风吹动了井边的梧桐树枝。
送走客人时漫漫长夜令人感伤,美人手中的团扇也显得悲凉。
陶渊明如何能与菊花相约,独自享受这份清雅的时光?
李昭玘,宋代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及人生感悟,表达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此诗创作于初秋时节,正值大暑逐渐过去,诗人以此表达对季节更迭的感慨以及个人的孤独情怀。诗中提到的秋天象征着成熟和收获的同时,也暗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早秋》是一首充满感伤与哲思的诗。开篇以“大暑不可怨”引出,诗人以大气的态度接受季节的变化,传达出一种顺应自然的哲学。这种接受不仅是对气候变化的反思,更是对人生无常的领悟。接着,诗人通过“露惊庭鹊睡,风动井梧枝”的描写,营造出初秋的宁静与微凉,露水与风的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细腻变化,也暗示着时间的流动与生命的变迁。
“逐客长夜感,美人团扇悲”则深刻体现了孤独的情感,送走客人后的长夜显得格外漫长,诗人与美人之间的情感通过团扇这一细节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诗人提到陶渊明与菊花的约定,既是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也是对自我境界的追求。这一结尾使整首诗升华到哲理的高度,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孤独感的无奈。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接受、对孤独感的深思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大暑不可怨,秋来终有时。 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不满 B. 接受 C. 忧伤
逐客长夜感,美人团扇悲。 这里的“团扇”象征什么?
A. 美好 B. 孤独 C. 清凉
如何陶靖节,独与菊花期。 诗人提到陶渊明是为了表达什么?
A. 对现实的不满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友情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