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3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31:55
原文展示:
自励 梁启超 〔清代〕 献身甘作万矢的,著论求为百世师。 誓起民权移旧俗,更揅哲理牖新知。 十年以后当思我,举国犹狂欲语谁。 世界无穷愿无尽,海天寥廓立多时。
白话文翻译:
我甘愿成为无数攻击的目标,著书立说追求成为百代之师。 我发誓要唤醒民众的权利意识,改变旧有的习俗,深入研究哲学原理,启迪新的知识。 十年之后,人们应当会思念我,整个国家仍然狂热,但能向谁倾诉呢? 世界无限,我的愿望也无穷,我站在广阔的海天之间,久久凝视。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晚号梁任公,广东新会人。他是清末民初的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梁启超在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都有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多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怀,以及对新思想、新知识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梁启超在清末民初时期所作,当时中国正处于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梁启超积极参与政治改革,提倡新思想,希望通过教育和文化改革来推动社会的进步。这首诗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切关怀,以及他对自己使命的坚定信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梁启超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深切期望。他甘愿成为众矢之的,希望通过自己的著作和思想影响后世。他誓言要唤醒民众的权利意识,改变旧俗,深入研究哲学,启迪新知。诗中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世界无限可能的向往。梁启超站在广阔的海天之间,长时间地思考和凝视,表达了他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坚定信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梁启超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深切关怀,以及他对自己使命的坚定信念。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著作和思想影响后世,唤醒民众的权利意识,改变旧俗,深入研究哲学,启迪新知。诗中流露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世界无限可能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梁启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愿望? A. 成为百代之师 B. 改变旧俗 C. 启迪新知 D. 所有选项都正确
诗中的“万矢的”比喻了什么? A. 无数的批评和攻击 B. 无数的赞美和崇拜 C. 无数的支持和帮助 D. 无数的思念和怀念
诗中的“海天寥廓”象征了什么? A. 有限的可能 B. 无限的可能 C. 狭窄的空间 D. 封闭的环境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