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崔尚之归蜀》

时间: 2025-05-14 10:16:27

诗句

崔君趺坐厌局促,多在楚乡少在蜀。

坦然啸歌真率人,不似吴儿肠九曲。

西施嫫母各天然,弄粉调朱乃粗俗。

君才本非幕下士,肯教明珠弹飞肉。

脱粟布被我有之,何用故人富贵为。

执炙焉能知炙味,丈夫立志羞朵颐。

白衣步担不足惜,客兴无使秋燕悲。

箧中虽贫亦何壮,犹有五万新蒲葵。

此去湖湘烟雨隔,千山万水想行迹。

树因无主号相思,鸟不多情亦头白。

心中万事常棘口,握手匆匆忆不得。

但属他时幸相见,不改今朝旧颜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10:16:27

诗词名称: 送崔尚之归蜀

作者: 何在田 〔清代〕


原文展示:

崔君趺坐厌局促,多在楚乡少在蜀。
坦然啸歌真率人,不似吴儿肠九曲。
西施嫫母各天然,弄粉调朱乃粗俗。
君才本非幕下士,肯教明珠弹飞肉。
脱粟布被我有之,何用故人富贵为。
执炙焉能知炙味,丈夫立志羞朵颐。
白衣步担不足惜,客兴无使秋燕悲。
箧中虽贫亦何壮,犹有五万新蒲葵。
此去湖湘烟雨隔,千山万水想行迹。
树因无主号相思,鸟不多情亦头白。
心中万事常棘口,握手匆匆忆不得。
但属他时幸相见,不改今朝旧颜色。


白话文翻译:

崔君坐着感到局促不安,多在楚地而少在蜀地。
他坦然自若地唱歌,真是个率性的人,不像吴地的小儿郎那样多愁善感。
西施和嫫母都是天生丽质,涂抹粉黛实在是粗俗。
你的才华本不是依附于权贵之下的人,怎会让明珠落入泥土之中?
我虽有粗布被子,不需要依赖故人的富贵。
掌握烹饪的技巧,怎能体会到真正的滋味,男人立志不该羞于享受美食。
身穿白衣扛担子并不值得惋惜,客兴不应让秋燕感到悲伤。
虽然箱中贫穷又有什么关系,仍有五万棵新蒲葵。
这次去湖湘,烟雨之间隔着千山万水,想起你的行踪。
树木因为无主而号称相思,鸟儿不再多情也变得头白。
心中万事总是烦恼,握手匆匆却无法留住记忆。
但愿有幸在他日相见,不改今日的情谊。


注释:

  • 趺坐:盘腿坐。
  • 局促:指环境狭小,感到不自在。
  • 坦然:形容心态平和。
  • 西施、嫫母:古代两位美人,象征绝代风华。
  • 幕下士:指依附于权贵的人。
  • 明珠弹飞肉:形容优秀的人才不应被埋没。
  • 执炙:掌握烹饪技巧。
  • 白衣步担:白衣是指平民,步担即挑担行走的劳动者。
  • 箧中:箱子里,形容物质贫乏。
  • 相思:思念之情,因树木无主而表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在田,清代诗人,风格独特,擅长描绘人情世故,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何在田送别友人崔尚之归蜀之际,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人生理想的思考。开头以崔君的局促感受为引子,反映了他在楚乡的生活状态,接着以坦然自若的形象揭示了崔君豁达的个性。诗中提到的西施和嫫母不仅是美的象征,也暗示了对世俗标准的反思,指出了弄粉调朱的庸俗。何在田通过对比,强调了崔君才华的独特与珍贵,抒发了对他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既有对离别的惆怅,又充满了对未来的希冀。尤其是“心中万事常棘口,握手匆匆忆不得”一句,深刻地表达了对友人相见的期待和对瞬息万变的时光的无奈。在对比中,作者展现了对简朴生活的认同和对物质富贵的轻视,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崔君趺坐厌局促:描写崔君因为环境狭小而感到不安。
  2. 坦然啸歌真率人:崔君心态平和,表现出真实的自我。
  3. 不似吴儿肠九曲:对比吴地小儿的多愁善感,突显崔君的独立性。
  4. 君才本非幕下士:强调崔君的才华不应被埋没。
  5. 何用故人富贵为:不依赖故人的财富,表明独立生活的态度。
  6. 执炙焉能知炙味:强调要掌握生活的本质,不能只停留在表面。
  7. 白衣步担不足惜:即便是贫穷的生活也无所谓,表现出对生活的豁达。
  8. 此去湖湘烟雨隔:表达离别的惆怅,湖湘代表着友人的归去。
  9. 握手匆匆忆不得:表现对友人相聚时光的珍惜和无法留住的遗憾。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崔君与吴儿的对比,突出个性。
  • 比喻:如“明珠弹飞肉”形象地表达了对人才的重视。
  • 拟人:如“树因无主号相思”,情感的投射使自然界也充满情感。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友人的送别,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友谊的珍视,体现了作者洒脱的生活态度和对物质富贵的轻视,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施、嫫母:美的象征,反映社会对美的标准。
  • 明珠:象征才华与价值。
  • 白衣:象征平民和朴素的生活。
  • 箧中:象征物质的匮乏但精神的富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崔君在楚乡的感受是怎样的? A. 自在 B. 局促 C. 快乐

  2. 诗中提到的“明珠”代表什么? A. 财富 B. 才华 C. 美貌

  3. 作者对物质生活的态度是? A. 追求 B. 轻视 C. 不在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但更加沉重,强调离别的苦楚。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与《送崔尚之归蜀》相似,都是送别诗,却在情感基调上更为婉约和细腻。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挽赵飞卿 挽心友李应之判县 挽武龙蹇巡检 挽武龙蹇巡检 挽南平赵化卿 挽黄循斋 挽黄循斋 挽故人 挽故人 挽垓山陈宣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欬欬 猗顿之富 对牛鼓簧 鹿字旁的字 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南徐 厂字头的字 阨室 溢美之言 九泉无恨 石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郊圻 科买 長字旁的字 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先字旁的字 飞燕游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