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5:2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5:27:29
别绪
作者: 韩偓 〔唐代〕
别绪静愔愔,牵愁暗入心。
已回花渚棹,悔听酒垆琴。
菊露凄罗幕,梨霜恻锦衾。
此生终独宿,到死誓相寻。
月好知何计,歌阑叹不禁。
山巅更高处,忆上上头吟。
这首诗表达了离别时的静谧与忧愁,心中的愁苦悄然涌入内心。回过神来,已是划着小船回到了花丛水边,后悔当初在酒楼听琴时的心情。菊花上的露水在罗幕上显得凄凉,梨树上的霜让锦被显得更加冷清。这一生注定要孤独地度过,直到死去都誓言要再相寻。月光明媚,却不知该如何应对,只能在歌声结束时叹息不已。在山顶更高的地方,回忆起曾经在这里吟唱的情景。
作者介绍
韩偓,字宗悫,号静庵,唐代诗人,生于唐宪宗时期,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尤其擅长描写离别和思念的主题。
创作背景
《别绪》写于韩偓离别之际,描绘了他对离别的无奈与深切的思念。诗作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人际关系的重视,以及对情感的细腻感受。
《别绪》是一首充满情感的离别诗,开篇以“别绪静愔愔”引入,展现了离别时的宁静与内心的愁苦。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心情的变化,从最初的静谧到悄然流淌的愁思,再到对过往的追忆,整个过程如同一幅流动的画卷,慢慢展开。
诗中借助自然景物来映射内心感受,菊花上的露水、梨树上的霜,都透出一丝冷清与凄凉,正如诗人此时的孤独。特别是“此生终独宿,到死誓相寻”,更是道出了一种深切的情感承诺,尽管身处孤独,心中依然怀有对爱人的思念与渴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营造出一种浓厚的离愁氛围。最后一句“忆上上头吟”更是让人回味无穷,似乎在暗示着无论身在何处,心中那份对往昔的怀念始终存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离别时的孤独与对爱人的深切思念,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无法释怀的情感,体现了唐代士人对情感的细腻感受。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融合在一起,构成了诗人对离别的复杂情感,反映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诗词测试
诗中“别绪静愔愔”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菊露”和“梨霜”主要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忆上上头吟”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