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1:52: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1:52:26
区区小郑多君子,
谁若公孙用意深。
监巫执节诛腹诽,
不除乡校独何心。
小小的郑国中有许多君子,
公孙如果用心良苦,那又是谁呢?
监视巫师的执法与肆意的谣言,
如果不除掉乡校,那又有什么心思呢?
此诗提到的“监巫”与“乡校”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教育和道德的关注。公孙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某位贤人或理想中的君子,强调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真正的君子往往是少数。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苏轼的好友。其作品以清新自然见长,常蕴含深厚的道理。
写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道德沦丧之际。诗人借助对小郑国的描写,抒发对社会风气的忧虑与对君子理想的追求。
《子产库》通过对小郑国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君子之道的理想社会。然而,诗中表达出一种矛盾心理:在如此小的地方,君子虽多,但真正用心良苦的人却不易寻觅。诗人通过对“监巫”的描绘,暗示社会中存在的谣言与偏见。监巫执节的形象,体现了对道德的坚守与对不公现象的反抗。整首诗通过对比,突显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以及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思考,令人深思。
整个诗歌表现了对君子理想的追求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反思,表达了诗人对道德沦丧的忧虑及对教育、正义的呼唤。
《子产库》的作者是谁?
诗中“监巫”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公孙”是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