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子产库》

时间: 2025-04-22 11:52:26

诗句

区区小郑多君子,谁若公孙用意深。

监巫执节诛腹诽,不除乡校独何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1:52:26

原文展示:

区区小郑多君子,
谁若公孙用意深。
监巫执节诛腹诽,
不除乡校独何心。

白话文翻译:

小小的郑国中有许多君子,
公孙如果用心良苦,那又是谁呢?
监视巫师的执法与肆意的谣言,
如果不除掉乡校,那又有什么心思呢?

注释:

  • 区区:形容小的、微不足道的。
  • 君子:指有道德修养的人。
  • 公孙: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人物,意指用心良苦。
  • 监巫:指负责监督巫师的人。
  • 执节:持守义节,指正直之士。
  • 诛腹诽:诛杀肚子里的谣言,形容痛恨谣言。
  • 乡校:乡里的学校或教育机构。
  • 独何心:独自又有什么心思。

典故解析:

此诗提到的“监巫”与“乡校”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教育和道德的关注。公孙可能指的是历史上某位贤人或理想中的君子,强调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真正的君子往往是少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苏轼的好友。其作品以清新自然见长,常蕴含深厚的道理。

创作背景:

写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道德沦丧之际。诗人借助对小郑国的描写,抒发对社会风气的忧虑与对君子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子产库》通过对小郑国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君子之道的理想社会。然而,诗中表达出一种矛盾心理:在如此小的地方,君子虽多,但真正用心良苦的人却不易寻觅。诗人通过对“监巫”的描绘,暗示社会中存在的谣言与偏见。监巫执节的形象,体现了对道德的坚守与对不公现象的反抗。整首诗通过对比,突显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以及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思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区区小郑多君子:小郑国有许多有德之人,却显得微不足道。
  2. 谁若公孙用意深:如果有谁能像公孙那样用心良苦,那又是何其少见。
  3. 监巫执节诛腹诽:那些监视巫师的人坚守正义,但却在对抗谣言。
  4. 不除乡校独何心:如果不去除乡里的不良风气,那又有什么真实的心意呢?

修辞手法:

  • 对比:小郑国的君子多与公孙的深意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社会的复杂性。
  • 排比:通过“监巫执节”和“诛腹诽”的排比,强调对道德的坚守与对谣言的厌恶。

主题思想:

整个诗歌表现了对君子理想的追求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反思,表达了诗人对道德沦丧的忧虑及对教育、正义的呼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君子:象征道德与理想。
  • 监巫:象征社会的监督与道德的维护。
  • 乡校:象征教育与文化的基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子产库》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黄庭坚
    • C. 杜甫
  2. 诗中“监巫”指的是什么?

    • A. 负责监督巫师的人
    • B. 一种道德典范
    • C. 学校的校长
  3. 诗中提到的“公孙”是指什么?

    • A. 一个具体的人物
    • B. 君子的代名词
    • C. 一个地名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安石《登飞来峰》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黄庭坚的《子产库》都表现了对社会现状的关注,但杜甫更直接地抒发了对国事的忧虑,而黄庭坚则更侧重于道德与教育的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相关查询

送新蓬州程倅 客中和程丞相雪 蹇应叔自宜兴寄近诗和马字韵 郫县春日吟 郫县春日吟 题望湖亭 寿安宣相 蜡梅 蹇应叔自宜兴寄近诗和马字韵 和洪司令梅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口字旁的字 孔洞 雨字头的字 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十病九痛 洞睹 欲谁归罪 田结尾的成语 避弟 矛字旁的字 包含纶的成语 冥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淙潺 出治 不期而然 包含候的词语有哪些 好为虚势 女长当嫁 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