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3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4:51
八月十八日阿枳三江观潮夜归示 其三
作者: 徐渭 〔明代〕
胡马帆樯故不禁,
鸣潮故避大江深。
非关冰许滹沱合,
信是鳅高海浪沈。
处处新妆邀步袜,
年年旧雪涨城阴。
阿宣也锁书堂去,
独曳青藜咏玉簪。
这首诗描绘了三江潮水的壮观场景以及诗人在夜归途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思考。诗中提到的胡马与帆樯,意味着行船的自由,而潮水的轰鸣则使船只不得不避开深江。在潮水的涌动中,非但冰雪的消融,更多的是形象的比喻,似乎是鳅鱼在海浪中沉没。四周的景象如新妆般美丽,年复一年旧雪滋润着这座城池的阴影。阿宣锁上书堂,留下我一人,独自摇曳着青藜,吟咏着玉簪。
作者介绍:徐渭(1521-1593),明代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关系。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徐渭晚年,他常常游历山水之间,感慨自然之美与人生的无常。此诗描绘了三江潮水的场景,反映了他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
徐渭的《八月十八日阿枳三江观潮夜归示其三》是一首具有浓郁个人情感和自然观察的诗作。全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人的孤独感。诗中“胡马帆樯故不禁,鸣潮故避大江深”描绘了一幅船在潮水中穿行的画面,表现出自然的汹涌与人类的渺小。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通过“非关冰许滹沱合”的句子,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思考,似乎在说这并非单纯的自然现象,而是与生命的流动密切相关。诗中“处处新妆邀步袜,年年旧雪涨城阴”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新妆代表着新的生命,而旧雪则是岁月的沉淀。
最后两句“阿宣也锁书堂去,独曳青藜咏玉簪”,描绘了诗人在夜色中独自吟咏的情景,唤起了读者对孤独和思考的共鸣。整首诗兼具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体现了徐渭对生活深刻的感悟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诗词测试:
徐渭是哪一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鸣潮故避大江深”表达了什么含义?
“阿宣也锁书堂去”中“阿宣”代表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