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八月十八日阿枳三江观潮夜归示 其三》

时间: 2025-04-26 13:34:51

诗句

胡马帆樯故不禁,鸣潮故避大江深。

非关冰许滹沱合,信是鳅高海浪沈。

处处新妆邀步袜,年年旧雪涨城阴。

阿宣也锁书堂去,独曳青藜咏玉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34:51

原文展示:

八月十八日阿枳三江观潮夜归示 其三
作者: 徐渭 〔明代〕

胡马帆樯故不禁,
鸣潮故避大江深。
非关冰许滹沱合,
信是鳅高海浪沈。
处处新妆邀步袜,
年年旧雪涨城阴。
阿宣也锁书堂去,
独曳青藜咏玉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三江潮水的壮观场景以及诗人在夜归途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思考。诗中提到的胡马与帆樯,意味着行船的自由,而潮水的轰鸣则使船只不得不避开深江。在潮水的涌动中,非但冰雪的消融,更多的是形象的比喻,似乎是鳅鱼在海浪中沉没。四周的景象如新妆般美丽,年复一年旧雪滋润着这座城池的阴影。阿宣锁上书堂,留下我一人,独自摇曳着青藜,吟咏着玉簪。

注释:

  • 胡马:指的是北方的马,象征着自由与奔放。
  • 帆樯:船的帆和桅杆,这里表现出航行的景象。
  • 鸣潮:潮水的声音,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的力量。
  • 冰许:这里可能指的是冰雪融化的过程。
  • 滹沱:大水奔流的样子。
  • 青藜:青色的藜草,这里可能是用作吟咏的工具。
  • 玉簪:一种美丽的装饰物,象征着诗人的情感和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渭(1521-1593),明代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关系。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徐渭晚年,他常常游历山水之间,感慨自然之美与人生的无常。此诗描绘了三江潮水的场景,反映了他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

诗歌鉴赏:

徐渭的《八月十八日阿枳三江观潮夜归示其三》是一首具有浓郁个人情感和自然观察的诗作。全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人的孤独感。诗中“胡马帆樯故不禁,鸣潮故避大江深”描绘了一幅船在潮水中穿行的画面,表现出自然的汹涌与人类的渺小。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通过“非关冰许滹沱合”的句子,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思考,似乎在说这并非单纯的自然现象,而是与生命的流动密切相关。诗中“处处新妆邀步袜,年年旧雪涨城阴”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新妆代表着新的生命,而旧雪则是岁月的沉淀。

最后两句“阿宣也锁书堂去,独曳青藜咏玉簪”,描绘了诗人在夜色中独自吟咏的情景,唤起了读者对孤独和思考的共鸣。整首诗兼具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体现了徐渭对生活深刻的感悟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胡马帆樯故不禁”:胡马与帆樯象征着自由与航行的景象,暗示自然的广阔。
    • “鸣潮故避大江深”:潮水的声音与大江深处的危险,表明了自然的力量。
    • “非关冰许滹沱合”:冰雪的消融与水流的汇聚,隐喻生命的复杂性。
    • “信是鳅高海浪沈”:比喻在巨大波涛中,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 “处处新妆邀步袜”:新生的景象与自然的美丽,展现青春的活力。
    • “年年旧雪涨城阴”:岁月的流逝与城市的沉稳,蕴含着时间的哲理。
    • “阿宣也锁书堂去”:阿宣的离去象征着孤独。
    • “独曳青藜咏玉簪”:独自吟咏,表达内心情感的孤独。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生命体验相结合,深刻隐喻。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多有对仗,使得诗句朗朗上口。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的情感,使其更具生动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

意象分析:

  • 胡马:象征自由与奔放,代表诗人对生活的向往。
  • 鸣潮:自然的声音,象征生命的力量。
  • 新妆:新生命的开始,象征希望和活力。
  • 旧雪:岁月的积淀,象征记忆和沉思。
  • 青藜:吟咏与表达情感的工具,代表诗人的内心世界。
  • 玉簪:美丽的象征,体现诗人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徐渭是哪一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 D. 清代
  2. 诗中“鸣潮故避大江深”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船只在潮水中自由
    • B. 船只因潮水而受困
    • C. 船只在潮水中避开深渊
    • D. 船只不受潮水影响
  3. “阿宣也锁书堂去”中“阿宣”代表什么?

    • A. 诗人的朋友
    • B. 诗人的孤独
    • C. 自然的力量
    • D. 诗人的思考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徐渭与李白的作品,二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情的感悟,但徐渭更偏向于细腻的情感表达,而李白则更为奔放豪放。徐渭的《八月十八日阿枳三江观潮夜归示其三》与李白的《庐山谣》在意象与情感上有着明显的差异。李白的作品多表现酣畅淋漓的情感,徐渭则在细腻中蕴含沉思。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史》
  • 《诗词鉴赏全书》
  • 《徐渭诗文全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疏影 前题 疏影 八月闻莺,值海棠复开 疏影 题高天梅红楼梦影图 疏影·为张古樵赋 疏影 疏影·前题 疏影 疏影 春人{臨/手}镜图 疏影 金陵归舟中闻琴孙述事,有感 疏影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乛字旁的字 一码归一码 有凤来仪 真天 不器之器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儒士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亠字旁的字 互相推托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切命 王字旁的字 包含恸的词语有哪些 巳字旁的字 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散马休牛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包含晌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