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5:3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5:33:05
孀镜难教两处明,
空桑真见一儿生。
喷乾口血枭初大,
綵落梁尘雉自经。
寸骨峥嵘争壑雪,
百吟风雨响窗晴。
急须一本弹渔鼓,
恐有中郎别唱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寡妇的苦楚,镜子中难以教导两个地方的明亮,显然是她的孤独与哀伤。空荡的桑树下,只有一儿在她心底生长。她像那枭鸟,喷吐着干涸的口血,初长成,悬在空中。彩色的羽毛落在了梁上,尘埃中野雉自我繁衍。寸寸的骨骼在争夺着雪中的壑谷,百般吟诵中,风雨声在窗外清晰可闻。急需一本弹渔鼓,恐怕中郎在别处唱着离别的歌。
作者介绍:徐渭(1521-1593),字子升,号青藤,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以其狂放不羁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见长。他的作品常常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个性。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明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许多家庭破裂,寡妇增多,徐渭通过这首诗描绘了寡妇的孤独与苦痛,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与无奈。
《读某悯妇吊集》通过寡妇的形象,深刻揭示了女性在古代社会中的悲惨命运。诗中,徐渭以“孀镜”开篇,直接引入寡妇的孤独和无奈,镜子不仅是反射外貌的物件,更是她内心深处的映照。接着,诗人形象地描绘了寡妇的艰辛生活,空桑下只有一儿,她的生活仿佛只剩下这个孩子的存在。枭鸟的形象则象征着她的孤独与无助,喷吐的“口血”极具冲击力,表现了她内心的痛苦与挣扎。
诗中提到的“寸骨峥嵘争壑雪”,则暗示了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连微小的生命也要为生存而斗争。这种对比既令人感到悲凉,也反映了人类在绝境中对生命的顽强追求。最后,诗人以“急须一本弹渔鼓”来结尾,表现了对生活的渴望与希望,尽管生活艰难,仍希望能有一丝欢乐的音符在心中回响。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如“喷乾口血”生动地表现出痛苦,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寡妇的视角表现了对女性命运的同情与反思,揭示了社会的冷漠和个体的挣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孀镜”指代什么?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现女性的孤独?
诗的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徐渭的这首诗与李清照的《声声慢》均描绘了女性在社会动荡中所遭受的痛苦与孤独,徐渭侧重于历史背景下的苦难,而李清照则通过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表现出女性在情感上的无奈与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