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13: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13:40
次苏长公雪诗 其三
作者: 徐渭 〔明代〕
固知袅袅不胜纤,亦有棱棱庄且严。
剑底白猿鏖越女,槎头黑瘿粉无盐。
冰初势巳寒千仞,霁后人多曝一檐。
笑忆小姬誇党日,可教轻试茗芽尖。
我知道轻盈的雪花无法承受细微的轻盈,然而也有棱角分明、庄重而严肃的雪。
在剑下的白猿和越女交战,船头的黑瘿如同无盐的粉末。
冰的初始已经寒冷得像千仞的高山,天晴之后,很多人都在阳光下曝晒着一檐。
我忍不住笑忆往日与小姬一起夸夸其谈的日子,真希望能够轻松尝试那新鲜的茶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晚号墨痴,明代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他的诗风奔放激昂,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人性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徐渭晚年,正值他人生的低谷,身处政治风波之中,诗中通过对雪景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生命、自然的感悟,以及对过去美好快乐时光的怀念。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雪的多重特性,既有轻盈的柔美,也有严酷的坚硬,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万物的深刻理解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开头两句较为抽象,诗人以“袅袅”和“棱棱”对比,突出了雪的不同状态,暗示了人生的多样性。接下来的“剑底白猿鏖越女”,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表现出生命的斗争和不屈。诗中“冰初势巳寒千仞”则是对严寒的直接感受,表现出对环境的敏锐观察。
最后两句回忆往日与友人轻松对话的场景,显示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形成了诗的情感高潮。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生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雪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思考,同时表达了对美好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袅袅”意为:
A. 轻盈
B. 沉重
C. 迅速
D. 幽暗
诗中提到的“剑底白猿”象征:
A. 友谊
B. 战斗与坚韧
C. 自然的和谐
D. 生活的乐趣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
A. 追忆美好时光
B. 对自然的赞美
C. 生活的无奈
D. 战斗的勇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