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37: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2:37:24
万方多难,望城西高处。
落日荒寒试闲步。
剩苍苔萧寺,白发残僧,
浑未识舟壑潜移几度。
人间同一梦,地不薶忧,
天又无言向谁诉。
后日待如何,载酒重经,
青青鬓依前青否。
又何况黄尘蔽空来,
怕江燕飞回,定巢无树。
在这多灾多难的时代,我站在城西的高处。
夕阳西下,荒凉的环境让我试着闲步。
只剩下苍苔覆盖的萧条寺庙,白发的老僧,
似乎还未曾识别这船壑之间的变迁。
人间不过是同一个梦,土地上没有忧虑,
天空也无言以对,向谁倾诉呢?
未来将会怎样?我带着酒再走一遍,
但我的鬓角还是青丝,是否会变得苍白?
更何况黄尘遮蔽了天空,
怕是江燕飞回,却没有树木可栖息。
“人间同一梦”引申出人生如梦的哲理,与古代诗人“人生如梦”的观点相一致,反映了对人生短暂、变化无常的思索。同时,诗中提到的“黄尘蔽空”与“江燕飞回”的意象,表明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汪东(生卒年不详),字子云,号秋水,清代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邃的思想而著称。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哲学思考。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国家多难。诗人在古林寺游览,心生感慨,写下这首诗,表达对人生、历史、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
《洞仙歌》通过描绘夕阳下的萧条景象和寺庙中的孤寂,展现出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深切感悟。诗中“万方多难”一句,直接点出时代的动荡与苦难,显示出浓厚的忧患意识。而“白发残僧”则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令人感到悲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苍苔”、“黄尘”、“江燕”等,构建出一个荒凉而又深邃的画面。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心中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过往的追忆,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既有对历史的反思,又有对人生的感慨,是一首富有哲理深度的作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社会动荡的思考,反映出一种对未来迷茫的情绪,以及对往事的怀念,内涵深刻而富有哲理。
诗中“万方多难”指的是:
A. 生活富裕
B. 社会动荡
C. 自然美好
D. 个人幸福
“苍苔萧寺”中的“苍苔”象征:
A. 年轻
B. 生命力
C. 过往的岁月
D. 未来的希望
诗中提到的“江燕”主要表达了:
A. 自由
B. 安宁的渴望
C. 浪迹天涯
D. 生活的富裕
答案: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背景和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