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洞仙歌 丹阳道中寄内,用东坡改蜀主词韵》

时间: 2025-04-26 20:52:36

诗句

龙须八尺,有卿卿香汗。

岂料而今泪痕满。

镇孤眠、篷背星斗纵横,还认作、花影满身零乱。

玉阶前夕坐,携手银床,屡问归期指河汉。

江上倚红楼,分付西风,要早把、峭帆吹转。

待宝枕纱幮一番秋,拚守住凉宵,万金休换。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2:36

原文展示

洞仙歌 丹阳道中寄内,用东坡改蜀主词韵

龙须八尺,有卿卿香汗。岂料而今泪痕满。镇孤眠篷背星斗纵横,还认作花影满身零乱。玉阶前夕坐,携手银床,屡问归期指河汉。江上倚红楼,分付西风,要早把峭帆吹转。待宝枕纱幮一番秋,拚守住凉宵,万金休换。

白话文翻译

龙须长达八尺,飘散着你的香汗。没想到如今泪痕满面。我在孤独的篷子里睡觉,仰望着星斗,竟将那花影当作满身的零乱。傍晚我坐在玉阶前,与你携手共坐银床,屡次询问归期,手指向银河。江边倚靠在红楼上,托付给西风,希望能早早把船帆吹转。等到宝枕和纱幌过了一阵秋天,我誓言守住这凉爽的夜晚,万金也不愿意交换。

注释

  • 龙须八尺:比喻长发或长须,形容人的风采。
  • 卿卿香汗:指恋人或亲密之人的香气和汗水,寓意亲密关系。
  • 泪痕满:形容伤心或思念的情感。
  • 镇孤眠篷:形容在孤独中安眠,"镇"指安静,"篷"是帐篷。
  • 花影满身零乱:把花影比作心中思绪的纷乱。
  • 玉阶前夕坐:指在傍晚时分坐在玉阶前。
  • 银床:象征温馨的床铺。
  • 归期指河汉:询问归来的时间,"河汉"指银河,象征遥远的距离。
  • 倚红楼:在红色楼阁旁边依靠,充满诗意。
  • 峭帆吹转:希望船帆能够早早转动,象征离别与重聚的期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易顺鼎(1642-1714),字彬臣,号琴舫,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风格清新脱俗,常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表达了诗人对恋人的思念与渴望。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出爱情的细腻与执着。

诗歌鉴赏

《洞仙歌 丹阳道中寄内》是一首充满情感与细腻描写的作品。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爱人的深切思念。开篇的“龙须八尺,有卿卿香汗”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恋人形象,充满了浪漫气息。而“岂料而今泪痕满”则在情感的转折中,显示出思念的苦涩与无奈。诗人在孤独的夜晚,仰望星空,思念着远方的爱人,将孤独与思念交织成一幅动人的画面。

“玉阶前夕坐,携手银床”描绘出了一种温馨的相聚场景,而“屡问归期指河汉”则流露出对重聚的渴望,河汉象征着遥远的距离,反映出诗人心中的牵挂与焦虑。最后的“待宝枕纱幮一番秋,拚守住凉宵,万金休换”更是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坚定与执着,愿意不惜一切代价去守护这份情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既有个人情感的流露,又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易顺鼎深厚的文学功底。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龙须八尺 - 形容恋人优雅的形象,仿佛长须,展现出一种美感。
  2. 卿卿香汗 - 传达了亲密的气氛和情感。
  3. 岂料而今泪痕满 - 表达了思念的苦涩,情感的转折。
  4. 镇孤眠篷 - 在孤独中安静入睡,体现了孤独的境况。
  5. 花影满身零乱 - 形象地描绘出思绪的纷乱。
  6. 玉阶前夕坐,携手银床 - 体现甜美的相聚时光。
  7. 屡问归期指河汉 - 对归来的渴望,表达了遥远的期盼。
  8. 江上倚红楼 - 在江边的红楼旁,充满了诗意。
  9. 峭帆吹转 - 期盼船帆早日转动,象征着重逢的希望。
  10. 待宝枕纱幮一番秋 - 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11. 拚守住凉宵,万金休换 - 强烈的执着与坚定的爱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龙须八尺”比喻美丽的形象。
  • 拟人:将自然元素赋予情感,如“西风”托付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思念与渴望,表达了对爱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未来重聚的期盼,展现了爱情的执着与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须:象征优雅与美丽。
  • 香汗:象征亲密与温暖。
  • 泪痕:象征思念的苦涩。
  • 星斗:象征孤独与渴望。
  • 河汉:象征遥远的距离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龙须八尺”形容的是?

    • A. 风景
    • B. 人的形象
    • C. 自然现象
    • D. 动物
  2. 诗中提到的“江上倚红楼”表达了什么样的场景?

    • A. 孤独
    • B. 温馨
    • C. 伤感
    • D. 欢聚
  3. “万金休换”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物质追求
    • B. 对爱情的珍视
    • C. 对时间的感慨
    •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温庭筠的《更漏子》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但更加细腻与婉约。
  • 苏轼《水调歌头》:以豪放的风格表达思念与人生哲理,情感更为深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
  • 《古典诗词鉴赏》
  • 《易顺鼎诗文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闻雁 姑苏杂咏 天平山 凉夜 剡原九曲(九首) 穆陵行 与侄常游东庵 过永定废寺 哭周记室 剡原九曲九首 其一 将赴金陵始出阊门夜泊(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九的成语 绞尽脑汁 齐字旁的字 饮开头的成语 文青 根生土长 方字旁的字 殳字旁的字 遣词措意 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棋输先著 查房 进旅退旅 太阳活动 摧花斫柳 门字框的字 将勇兵雄 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