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4: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4:59
揽胜雷山舒啸亭,
诸峰秀拱透云程。
啸傲池边红日伴,
舒怀岩壑白云迎。
满目纵观天际迥,
一腔收拾岁寒清。
松花香遍银阳地,
剩把新诗壮此行。
在雷山的舒啸亭上欣赏美景,
众多山峰如同秀丽的拱卫,透出云海之路。
在池边傲然啸歌,红日相伴,
舒展心怀,迎接岩石和山谷中的白云。
目光所及,天际显得格外辽阔,
心中满怀清新,驱散了岁月的寒冷。
松花的香气遍布银色阳光的土地,
只剩下新作的诗篇来壮丽这次旅程。
该诗并未直接提及典故,但“雷山”可能指的是著名的雷峰,象征着壮丽的自然景色和悠久的文化历史。诗中提到的“红日”和“白云”则常用以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及政治家。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均有极高的造诣,作品风格多样,语言自然流畅,情感真挚。
《舒啸亭》创作于苏轼出仕后,生活经历了多次波折,此时他常常借游览名山大川来抒发内心情感,寻求心灵的慰藉。这首诗正是在雷山的舒啸亭中写成,表现了他与自然的深厚情感。
《舒啸亭》是一首充满自然美和哲理思考的诗。诗人在雷山的舒啸亭中,借助秀丽的山川来表达自己的豪情与壮志。开头两句通过描绘亭周围的山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接着,诗人以“啸傲”二字,传达出一种洒脱自信的态度,表现了他在自然面前的豪情和对生活的热爱。
中间的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心境的变化,既有对自然的欣赏,也有对人生的思考,仿佛在与自然交流,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契合。最后两句则将目光拉回到人本身,松花的香气和新诗的创作,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艺术的力量,暗示着诗人在困境中仍能找到灵感与慰藉。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体现了苏轼对自然、人生的独特理解,充满了哲思和古人的气质。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示了他在自然美景中获得的心灵慰藉和创作灵感,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诗中流露出对自由与豪情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深刻的感悟。
诗中提到的亭名是什么?
A. 啸风亭
B. 舒啸亭
C. 听雨亭
诗中“诸峰秀拱透云程”中的“秀”字是什么意思?
A. 丑陋
B. 美丽
C. 高大
诗中“松花香遍银阳地”表达了什么意象?
A. 生命的活力
B. 寂静的安宁
C. 忧伤的思念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苏轼的《舒啸亭》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互动,表现出一种豪迈与洒脱;而王维则注重静谧与内心的宁静。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