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5:00
食菱
苏辙 〔宋代〕
野沼涨清泉,乌菱不直钱。
蟹肥螯正满,石破髓初坚。
节物秋风早,樽罍夜月偏。
令人思淮上,小舫藕如椽。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湖沼景象,清泉上涨,乌菱生长得像不直的铜钱。蟹肉丰腴,蟹钳饱满,石头刚刚裂开,里面的髓还很坚挺。秋季的节令来得早,月光下的酒樽显得偏斜。这样的景象让人想起淮水之上,那小船上的藕就像大椽子一样。
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庵山,北宋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是苏轼的弟弟,才华横溢,尤其在诗词、散文方面成就卓著。代表作品有《赤壁赋》等。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秋季,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丰收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苏辙的《食菱》不仅仅是一首描绘秋季景象的诗,更深层次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热爱。诗的开头提到“野沼涨清泉”,通过清泉上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生机。接着,乌菱的形状被比作不直的铜钱,这样的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还引发人们对丰收的联想。
“蟹肥螯正满,石破髓初坚”则体现了秋天的丰收,蟹肉丰腴、石头破裂,展现了自然界的丰富与生机。这种丰盈的景象,正是秋季的特征,象征着生命的繁盛。
最后一句“令人思淮上,小舫藕如椽”,则是对远方的思念与怀念,淮上小船上的藕,恰如其分地传递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意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丰收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思考,传递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情感基调。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乌菱”是什么?
“蟹肥螯正满”表现了什么?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苏辙的《食菱》更侧重于自然的丰盈与生活的安逸,而王维则更着重于山水的清幽与内心的宁静。两者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自然观与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