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9:48
喜闻韩古调,兼爱近诗篇。
玉磬声声彻,金铃个个圆。
高疏明月下,细腻早春前。
花态繁于绮,闺情软似绵。
轻新便妓唱,凝妙入僧禅。
欲得人人伏,能教面面全。
延之苦拘检,摩诘好因缘。
七字排居敬,千词敌乐天。
殷勤闲太祝,好去老通川。
莫漫裁章句,须饶紫禁仙。
我很高兴听到韩舍人的古调诗歌,同时也喜欢他的新诗篇。
玉磬的声音清晰响亮,金铃的声音圆润悦耳。
明亮的高空月光洒下,早春的气息细腻而柔和。
花的姿态比绮丽的织物还要繁盛,闺中情思柔软如绵。
轻快的新曲吸引着妓女歌唱,细腻的旋律融入了僧人的禅意。
想要让人人都感到顺服,能够教导每个人都能面面俱到。
延续这种美好却受到了拘束,摩诘的诗歌因缘而生。
七言诗句表达出敬意,千词的才华与乐天相抗衡。
殷勤地祝福闲适的生活,愿意远去老去的通川。
不要随意裁剪诗句,应该多多包容紫禁的仙。
作者介绍:元稹(779年-831年),字和甫,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倡导新乐府运动,追求诗歌的社会功能与表现力。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元稹与韩愈交往较深的时期,表达了对韩愈诗歌的赞赏和对当时文人交往的感慨。通过对古诗与新诗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对传统与创新的思考。
元稹的《见人咏韩舍人新律诗,因有戏赠》以其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表达了对韩愈诗歌的欣赏和对诗歌创作的深刻思考。全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古调与新诗的兼容并蓄的态度。
开头的“喜闻韩古调,兼爱近诗篇”,直接点明了诗人对韩诗的喜爱,同时对于新诗的青睐,体现了他对诗歌多样性的包容。接下来的“玉磬声声彻,金铃个个圆”通过乐器的声音描绘出诗歌的美妙,暗示诗歌如音乐般动人。诗中对“高疏明月下,细腻早春前”的描写,不仅呈现出自然之美,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清明与柔和。
后面的“轻新便妓唱,凝妙入僧禅”则将诗歌与生活、宗教相连接,表现了诗歌在不同生活场景中的共鸣与影响。诗人希望人人都能“伏”,展现了他对诗歌普及的理想。
整体来看,元稹的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对朋友的戏赠之作,更是一种对于诗歌本质和社会功能的深思,展示了唐代文人对艺术的追求与对自我表达的重视。
逐句解析: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诗歌艺术的推崇和对友人作品的赞美,以及对诗人与生活之间深刻联系的思考。诗人在欣赏他人作品的同时,也表达了对诗歌形式与内容的哲学思考,展现了唐代文人的风采与情怀。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玉磬”是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轻新便妓唱”是想表达_____。
判断题:诗中作者只赞美韩愈的古调诗。(对/错)
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元稹在唐代文学中的地位及其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