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18: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18:28
原文展示:
琛卿论诗用前韵示之 赵蕃 〔宋代〕 活法端知自结融,可须琢刻见玲珑。 涪翁不作东莱死,安得斯文日再中。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理解和态度。他认为诗歌的创作应该自然流畅,不需要过多的人工雕琢,就能达到玲珑剔透的效果。诗人感慨涪翁(黄庭坚)和东莱(吕本中)的逝世,使得这样的文学光辉不再重现。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注重诗歌的内在韵律和意境。这首诗反映了赵蕃对诗歌创作的看法,强调自然流畅而非人工雕琢。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讨论诗歌创作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流畅诗风的推崇,以及对前辈诗人逝世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活法”和“琢刻”的对比,强调了诗歌创作应该追求自然流畅而非过度雕琢。赵蕃认为,真正的诗歌之美在于其内在的和谐与流畅,而非外在的修饰。诗中对涪翁和东莱的提及,不仅表达了对前辈诗人的敬仰,也流露出对文学辉煌不再的哀叹。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诗歌本质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诗歌创作的自然流畅与人工雕琢的对比,强调诗歌应该追求内在的和谐与流畅,而非外在的修饰。同时,诗人通过对前辈诗人的怀念,表达了对文学辉煌时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赵蕃在这首诗中强调了诗歌创作的哪种方法? A. 人工雕琢 B. 自然流畅 答案:B
诗中提到的“涪翁”和“东莱”分别指谁? A. 黄庭坚和吕本中 B. 苏轼和欧阳修 答案:A
“安得斯文日再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A. 希望文学辉煌时刻再次出现 B. 希望自己成为伟大的诗人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