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4 04:55:38

诗句

有教圣愚无类,非人父子勿传。

此乃靖欲反矣,是亦羿有罪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55:38

原文展示:

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 其三

有教圣愚无类,非人父子勿传。
此乃靖欲反矣,是亦羿有罪焉。


白话文翻译:

有教养的人和愚昧的人没有区别,非人父子之间的道理不可传播。
这就是想要恢复旧制的意图,这也是羿受到惩罚的原因。


注释:

  • 有教:有教养,受过教育。
  • 圣愚:圣人和愚人,指智慧和无知的人。
  • 无类:没有区别。
  • 非人父子:指非血缘关系的人。
  • 勿传:不可传播。
  • :恢复、安定的意思,指恢复旧制。
  • 羿:指后羿,古代神话中的弓箭手,因射日而受到惩罚。

典故解析:

  • 羿有罪:源于古代神话,后羿因射下九个太阳而受到惩罚,象征着对权力和行为的反思。诗中提到羿,暗示对过往行为的警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子翚,号天池,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词、诗,作品多涉及时事,表现出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个人的反思。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士人多有忧国忧民之情。刘克庄在此时表达了对教育和道德的思考,强调教化的重要性和对人际关系的警惕。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教育的深刻思考,探讨了人际关系中的道德传承与责任。开头一句“有教圣愚无类”直指教育的普及性,强调无论是聪明还是愚笨的人,都应受到教育的影响。接着提及“非人父子勿传”,则是对教育内容和传播对象的深思,指明了教育的传承应该有选择性,避免不当的思想和行为传播。

诗中提到的“靖欲反矣”,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对历史和社会的反思,表现出对恢复旧制的渴望和忧虑。这种情感在古代文人中是普遍的,代表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最后提到的羿的故事,既是对古代英雄的反思,也是对自身行为的警示,突显了行为与后果的必然联系。

整首诗凝练而有力,既有哲理思考,又有情感深度,反映了刘克庄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教育的重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有教圣愚无类”:强调教育的重要性,不论智慧与否,皆可受教。
    • 第二联“非人父子勿传”:警示教育的传承应有选择,非血缘关系的人不应随意传授。
    • 第三联“此乃靖欲反矣”:提及恢复往日秩序的愿望,表现出对社会动荡的反思。
    • 第四联“是亦羿有罪焉”:用羿的故事警示人们,行为不当必有后果。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典故:利用后羿的故事传达深刻的伦理思考。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教育的普及与传承的责任,强调道德教育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并对个人行为的后果进行深刻的反思。


意象分析:

  • 教育:象征着知识的传承和文化的延续。
  • 羿:代表着历史的教训和对行为的警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非人父子勿传”,意味着什么?
    A. 任何人都可以传授知识
    B. 非血缘关系的人不可随意传授
    C. 只有父子可以传授
    D. 所有人都应受到教育

  2. “羿有罪”主要指的是?
    A. 行为不当必有后果
    B. 羿是个英雄
    C. 羿的故事不重要
    D. 羿是个愚人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杜甫
  • 《春夜喜雨》杜甫

诗词对比

  • 刘克庄 vs. 杜甫:两位诗人均关注社会现实,反映出时代的忧虑。刘克庄的诗更关注教育和道德,杜甫则更侧重于民生苦难和国事。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刘克庄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溪口云 双槿树 沙上鹭 春日游仁园见壁间咏菊诗和其韵 其二 春日游仁园见壁间咏菊诗和其韵 其一 不雨叹 其二 不雨叹 其一 江岸阻风阴晴不定晚复见月诗以志之 送宾贡登第后归海东 赠彭蠡钓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同异 哀平 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黹字旁的字 门外之治 齐字旁的字 黑字旁的字 破斧缺斨 一时虚誉 龠字旁的字 顺节 头眩眼花 丿字旁的字 包含悬的成语 妙喻取譬 旁见侧出 的当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