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真舍人帅江西八首》

时间: 2025-04-25 12:43:57

诗句

谏书元不为求名,上有穹苍鉴至诚。

索虏传观皆动色,岂知难悟汉公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2:43:57

原文展示:

送真舍人帅江西八首

谏书元不为求名,上有穹苍鉴至诚。
索虏传观皆动色,岂知难悟汉公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写谏书并不是为了追求名声,而是为了在苍天的注视下,表达我的真诚。那些对外族传言感兴趣的人,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怎能理解汉朝公卿们的深刻道理呢?

注释:

  • 谏书:劝谏的书信,通常用于劝诫统治者。
  • :原本。
  • 穹苍:指天空,表示上天或者自然。
  • 鉴至诚:用来比喻上天能看透人的真诚。
  • 索虏:指外族或敌人,这里泛指外来势力。
  • 公卿:古代的高级官员,指汉朝的统治者或高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仲奭,号梦得,宋代诗人,因其作品风格独特且富有个性,而被后世推崇。他的诗歌常常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理想的追求,风格豪放,语言生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多难之时,刘克庄身处动荡的社会环境,表达了他对当时政局的关心,以及对真理和诚意的坚持。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意蕴深远,前两句通过对谏书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真诚和对政治的理想追求。诗人以“穹苍”作为象征,表示上天对人心的明察。后两句则通过对外族的批判,体现了对汉朝公卿的尊重与理解,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强烈的对比,呈现出一种深邃的思想:在外有威胁的环境中,真正的智慧和道德并不在于表面的反应,而在于深刻的理解与内心的坚守。刘克庄在诗中借谏书抒发心声,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真理的追求,显示了他作为士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谏书元不为求名:诗人说明自己写谏书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名声,而是出于对国家的忠诚。
  2. 上有穹苍鉴至诚:强调在苍天之下,真诚是最重要的,暗示天道公正。
  3. 索虏传观皆动色:指出那些只关注外族传言的人,只是浮于表面,缺乏深刻理解。
  4. 岂知难悟汉公卿:反问他们怎能理解汉朝公卿的深刻道理,表达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

修辞手法:

  • 对仗:前后两句构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穹苍”比喻天道,表现出对真诚的重视。
  • 反问:通过反问加强了对外族传言的批判。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谏书的描述,表达了对国家忠诚和对真理的追求,反映了诗人面对动荡局势时的无奈和坚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谏书:象征忠诚与责任。
  • 穹苍:象征自然法则和天道公正。
  • 索虏:代表外敌和外部压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写谏书的目的是为了: A. 求名
    B. 忠诚于国家
    C. 迎合外族

  2. “穹苍”在诗中象征: A. 自然
    B. 个人情感
    C. 国家

  3. 诗中提到的“汉公卿”指的是: A. 外族统治者
    B. 汉朝的高级官员
    C. 诗人的朋友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表达对人生的态度与理想追求。
  • 杜甫《春望》:描写国家动荡带来的忧虑。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刘克庄的诗更具政治责任感和对时局的深刻思考,而王维则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和谐。两者都体现了对理想的追求,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年谱》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怨王孙·湖上风来波浩渺 行香子·天与秋光 临江仙·梅 多丽·咏白菊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声声慢·寻寻觅觅 满江红(贺王宣子产湖南寇) 丙寅岁山间竞传诸将有下棘寺者 满江红 其七 暮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瘕疝 龠字旁的字 拖浆带水 火字旁的字 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寒焰 逆天大罪 为富不仁 记忆犹新 秦欢晋爱 鬲字旁的字 满坐风生 库子 心字底的字 包含劈的词语有哪些 来来往往 包含羯的词语有哪些 无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