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1:20
望江南·和耐圃
作者:俞平伯 〔近代〕
苏州好,水调旧家乡。
只爱清歌谐笛韵,
未谙红粉递登场。
爨弄兴偏长。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苏州的美好回忆,尤其是那悠扬的水调与家乡的情景。他对清歌和笛声的喜爱,显示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而对于美丽的女子,他却显得陌生和不熟悉,暗示了他对世俗繁华的疏离感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暗示了他对繁华的厌倦,似乎在感慨这些繁华的背后,生活的真谛仍在于那些安静而悠长的日子。
俞平伯(1899年-1990年),原名俞文华,字平伯,号静庵,江苏无锡人,近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学者。他的作品多以抒情为主,语言清新,情感真挚,深受读者喜爱。俞平伯在古典诗词和现代文学之间游刃有余,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理解与热爱。
这首词创作于20世纪初期,正值中国社会变革的时期。作者在经历了社会动荡后,依然怀念传统的美好与宁静,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现代繁华生活的反思与质疑。
整首《望江南·和耐圃》以简练的语言,将苏州的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紧密结合,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与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词的开头“苏州好,水调旧家乡”,就将读者带入一幅美丽的水乡画卷中,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接下来的“只爱清歌谐笛韵”,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显示出对传统音乐的偏爱,暗示出一种对精神文化的追求。
而“未谙红粉递登场”则带有一丝淡淡的惆怅,表达出作者对世俗生活的陌生与疏离,似乎在暗示他对美丽女子的欣赏,却又不愿深入参与繁华的生活中。这种情感的对比,更显得作者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最后一句“爨弄兴偏长”,不仅是对繁华喧嚣的反思,更是一种对简朴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诗人将繁华与宁静进行对立,展现了对生活真谛的思考。
整首词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眷恋与对繁华生活的反思,表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选择题:词中“水调”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水乡的音乐
C. 船的摇晃
答案:B
填空题:作者对____的生活感到陌生与厌倦。
答案:繁华
判断题:整首词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对 / 错)
答案:对
对比俞平伯的《望江南·和耐圃》和白居易的《江南春》,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与对传统文化的珍视,而后者则更注重描绘自然景色与人间百态。两者都展现了对故乡的深情,但情感的表达方式与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