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3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34:28
作者: 文天祥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自古英雄士,还为薄命人。
孔明登四十,韩信过三旬。
壮志摧龙虎,高词泣鬼神。
一朝事千古,何用怨青春。
自古以来,英雄豪杰往往命运多舛。诸葛亮四十岁时才能施展才华,韩信在三十岁之前便经历了许多风雨。壮志摧毁了龙虎,豪言壮语让鬼神为之悲泣。可一朝的作为却能流传千古,又何必怨恨青春的短暂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在抵抗元朝入侵中表现出无畏的民族精神,后被俘后仍不屈从于敌人,最终壮烈殉国。他的诗歌多表达忠诚与气节,具有很强的爱国情怀。
创作背景:
《读史》写于南宋灭亡之际,文天祥面临国破家亡的悲惨境遇。诗中表达了对历史英雄命运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短暂和命运无常的深思。
《读史》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文天祥通过对历史英雄命运的反思,表达了对青春短暂和人生无常的思索。诗的前两句提到“自古英雄士,还为薄命人”,引发读者对历史上那些英雄豪杰命运的思考,尽管他们才华横溢,却未必能得到应有的回报。接着,通过提及诸葛亮和韩信的历史典故,深化了这一主题,展现出他们在短暂生命中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与遭遇。最后一句“一朝事千古,何用怨青春”则是全诗的精髓,文天祥在这里强调历史的长河中,英雄的行为将被永远铭记,青春的短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诗中表现出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对命运的无奈,也有对历史的敬畏与感慨。通过对比历史人物,诗人将个人情感和历史成就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以及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英雄命运的反思,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理解。它鼓励人们在短暂的生命中追求理想,而不是怨恨青春的流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薄命人”指的是:
A. 命运顺利的人
B. 英雄豪杰
C. 平凡人
D. 富贵人
“孔明登四十”中“登”的意思是:
A. 上升
B. 到达
C. 开始
D. 结束
诗的最后一句强调了什么?
A. 怨恨青春
B. 追求理想
C. 英雄的伟大
D. 命运的无常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对比文天祥的《读史》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强调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但《读史》更侧重于历史的反思与英雄命运的感慨,而《将进酒》则是对豪情壮志的直接表达。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