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5:11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
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
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
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
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
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
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而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
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
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
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
虽有圣智,不能与谋。
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
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
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
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
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祸斯及矣。
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
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
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
可不戒哉?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5:11
《五代史宦官传序》
自古宦者乱人之国,其源深于女祸。女,色而已,宦者之害,非一端也。盖其用事也近而习,其为心也专而忍。能以小善中人之意,小信固人之心,使人主必信而亲之。待其已信,然后惧以祸福而把持之。虽有忠臣硕士列于朝廷,而人主以为去己疏远,不若起居饮食前后左右之亲可恃也。故前后左右者日益亲,而忠臣硕士日益疏,而人主之势日益孤。势孤,则惧祸之心日益切,而把持者日益牢。安危出其喜怒,祸患伏于帷闼,则向之所谓可恃者,乃所以为患也。患已深而觉之,欲与疏远之臣图左右之亲近,缓之则养祸而益深,急之则挟人主以为质。虽有圣智,不能与谋。谋之而不可为,为之而不可成,至其甚,则俱伤而两败。故其大者亡国,其次亡身,而使奸豪得借以为资而起,至抉其种类,尽杀以快天下之心而后已。此前史所载宦者之祸常如此者,非一世也。夫为人主者,非欲养祸于内而疏忠臣硕士于外,盖其渐积而势使之然也。夫女色之惑,不幸而不悟,而祸斯及矣。使其一悟,捽而去之可也。宦者之为祸,虽欲悔悟,而势有不得而去也,唐昭宗之事是已。故曰深于女祸者,谓此也。可不戒哉?
自古以来,宦官常常扰乱国家,而这现象的根源深植于对女性的迷恋。女性不过是受色相迷惑,而宦官的危害则不仅如此。因为宦官在朝中权力近乎掌握,在心思上又专注而狠毒。他们能够用小恩小惠来打动人心,稳固君主的信任,使君主愈加信任和亲近他们。当他们获得信任之后,就开始以祸福相威胁,将君主牢牢掌控。即使朝廷上有忠臣和贤士,君主常常认为与他们疏远,不如身边的宦官更可靠。因此,宦官日益亲近,而忠臣贤士却日渐疏远,君主的权势也愈加孤立。权势孤立,君主对祸害的恐惧愈加深切,而宦官的掌控也愈加牢固。安危完全取决于君主的喜怒,祸患潜伏在帷幕之后,君主所认为的可靠之人,反而成了最大的隐患。等到祸患已经非常严重,想要与疏远的忠臣接近,却发现缓和只会使祸患加深,急于接近则会被宦官挟持。即使有再聪明的智者,也无法与之谋划,谋划未能实现,实际行动也不能成功,到了最后,双方都会受伤而两败俱伤。所以,最大的结果是亡国,其次是丧命,奸贼得以借此崛起,甚至抉其根本,杀戮殆尽以满足天下的愤怒。历史上宦官的祸害常常如此,这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一个君主,绝不是想在内心滋生祸害而疏远忠臣,而是因为权力的渐渐积累使然。对女性的迷恋,如果不幸而没有觉悟,最终祸害就会降临。如果能够觉悟,赶紧摒弃就可以了。而宦官的祸害,即使想要悔悟,却因权势的牵制而无法脱身,唐昭宗的事情便是明证。因此说,宦官的祸害比对女性的迷恋更为深重,值得警惕。
《五代史宦官传序》以理性的语言和深刻的历史见解,揭示了宦官对国家政治的危害,反映出作者对朝政的忧虑和对历史的思考。欧阳修通过对宦官权力上升过程的分析,指出宦官在朝中专权的根源在于君主对权力的依赖和对忠臣的疏远。文章以宦官与女性的迷惑为引子,深入探讨了权力的腐蚀和人性中的弱点。其语言简练而有力,逻辑清晰,层层推进,引导读者理解宦官之害不仅是历史的教训,更是对当代政治的警醒。
文章中,欧阳修用细致的推理和生动的例证,使得宦官的危害凸显得淋漓尽致。他强调宦官如何利用君主的信任来稳固自身的权力,进而导致国家的衰败。这种分析不仅体现在历史的回顾中,更在于对君主和朝政的深刻警示,显示出他作为政治家和历史学者的深邃洞察力。同时,文中对唐昭宗的引用,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令读者深思。
全篇虽为历史论述,却渗透着对人性、权力、忠诚的深邃思考,体现了欧阳修对历史教训的警醒与反思,为后人提供了丰厚的借鉴。
(以下省略,逐句解析可继续深入)
整篇文章的主题是揭示宦官对国家治理的危害,警示统治者要警惕内外权力交织下的潜在风险,强调忠诚的重要性。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欧阳修传达出对政治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警醒。
宦者所带来的危害主要源于什么?
A. 对女性的迷恋
B. 忠臣的背叛
C. 外敌入侵
D. 自身能力不足
欧阳修在文中引用唐昭宗的事例,目的是为了?
A. 强调宦官的权力
B. 警示统治者
C. 赞扬忠臣
D. 论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