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楞枷山房二绝》

时间: 2025-07-27 10:05:10

诗句

八万猊床方丈室,九千书卷半边窗。

儋翁句子无人问,流水泠泠度石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0:05:10

原文展示

楞枷山房二绝
作者: 洪咨夔 〔宋代〕

八万猊床方丈室,
九千书卷半边窗。
儋翁句子无人问,
流水泠泠度石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的书房,房间宽敞而清幽,书卷满室,似乎无人问津。水流潺潺,轻轻穿过石头,环境宁静而雅致。

注释

  • 猊床:古代的佛教用具,这里指的是宽大的床,象征着清静宽敞的居住环境。
  • 方丈:指的是僧人的住所,常用来形容清静的隐居之所。
  • 儋翁:指的是儋州的老翁,可能是指某位隐士或诗人,暗指他的诗句无人问津。
  • 泠泠:形容水流声清脆悦耳,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石矼:石砌的水渠,暗示着自然环境的融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字白溪,号澹庵,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俊逸,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常带有哲理思考,体现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洪咨夔隐居于楞枷山的时期。面对纷扰的社会,他选择远离尘世喧嚣,在山中静心读书,以求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诗歌鉴赏

《楞枷山房二绝》以简洁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作者隐居生活的环境,表现出一种清幽的书房氛围。开头的“八万猊床方丈室”形象地描述了书房的宽敞和静谧,给人以视觉和心理上的宽慰。接着“九千书卷半边窗”则展现了书卷的丰富,暗示着作者的博学与对知识的渴望。这两句不仅描绘物质空间,更暗示了作者内心的追求与情感的寄托。

在后两句中,“儋翁句子无人问”则表达了一种孤独感,似乎在讽刺那些不被世人所重视的诗句,反映了作者对文学的执着与无奈。最后一句“流水泠泠度石矼”则以流水的声音带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暗示着自然的流动与时间的无情。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隐居生活的哲思与情感,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以“八万猊床”引出方丈室的宽敞,寓意着高洁、清静之地的理想。
  • 第二句:九千书卷仿佛在窗前静静等待,表现出书籍的丰富和作者的学识。
  • 第三句:儋翁的句子无人问津,反映了对文学创作的孤独感与对名利的淡泊。
  • 第四句:流水声清脆,增添了环境的宁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如猊床象征心灵的宁静)、拟人(流水的声音如同在诉说)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知识的尊重,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体现了高洁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 猊床:象征着清静与修行,体现了对心灵宁静的追求。
  • 书卷:代表着知识与智慧,寓意着对文化的热爱。
  • 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永恒,带来宁静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八万猊床”主要指的是: A. 一种书籍
    B. 隐居的环境
    C. 名利的象征

  2. “流水泠泠”中的“泠泠”是用来形容: A. 风声
    B. 水流声
    C. 人声

  3. 诗人对儋翁的句子无人问津的态度是: A. 愤怒
    B. 失落与淡泊
    C. 高兴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可推荐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同样展现了对自然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李白更显豪放,而洪咨夔则更倾向于细腻的内心感受。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相关诗人传记及评论文章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日江居写怀七首 其四 姑苏杂咏 石崇墓 子夜四时歌 其三 题张静居画 念奴娇·策勋万里 唐宫 慰人悼亡 看梅漫成(三首) 除夕客中与家兄守岁 黄荃子母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举两利 隔音 抽水 私字儿的字 漠野 进扫 环幕电影 走之旁的字 包含轼的词语有哪些 冠盖相属 贝字旁的字 包含刁的成语 宁死不屈 言字旁的字 没三没四 自成一格 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