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12 01:50: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01:50:59
风尘零落旧衣冠,独客江边自少欢。
门巷有人催税到,邻家无处借书看。
野虫催响天将夕,篱豆垂花雨稍寒。
终卧此乡应不憾,只忧飘泊尚难安。
在风尘中逐渐消逝的旧衣服和帽子,我这个独自的旅人在江边感到少有欢乐。
街坊邻里有人来催缴税款,邻居家里却无书可借来消遣。
野虫的鸣叫声催促着黄昏的降临,篱笆边的豆花在细雨中稍显寒意。
最终在这个乡村安卧应该无怨无悔,只是担忧漂泊不定仍旧难以安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具体的典故引用,但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世事的感慨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高启(不详-前1576),明代诗人,字彭年,号遏云,浙江人。他是“明诗”流派中的重要人物,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达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秋日江居写怀七首》创作于高启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人生苦闷之时,诗人在此时通过写诗抒发对世事的感慨和对安稳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身处江边时的孤独与惆怅,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开头两句通过“风尘零落旧衣冠”的描述,展现了诗人经历的风雨和世事的无常,体现了人处世的艰辛与孤独。接下来的“门巷有人催税到,邻家无处借书看”则表现了生活的琐碎与无奈,诗人深感周遭的繁杂与无情,甚至连借书消遣的宁静时光也难以拥有。
“野虫催响天将夕”,则通过自然景象引入情感的转折,虫鸣声声,似乎在催促着时间的流逝,使人感到黄昏的萧瑟。而“篱豆垂花雨稍寒”则描绘了秋天的气息,夹杂着些许寒意,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虑。
最后两句“终卧此乡应不憾,只忧飘泊尚难安”,表达了诗人对乡村安定生活的渴望,但又因漂泊不定而感到不安。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与思考,展示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交织。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漂泊与孤独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安稳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变迁的无奈,体现了深刻的哲思与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风尘零落”意指什么?
诗人感到孤独的原因是什么?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什么感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高启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都表现了孤独的心境,但高启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安稳的渴望,而李白则在孤独中寻求酒的慰藉,展示出不同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