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姑苏杂咏 阖闾墓》

时间: 2025-07-28 00:23:02

诗句

水银为海接黄泉,一穴曾劳万卒穿。

谩说深机防盗贼,难令朽骨化神仙。

空山虎去秋风后,废榭乌啼夜月边。

地下应知无敌国,何须深葬剑三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0:23:02

原文展示:

水银为海接黄泉,一穴曾劳万卒穿。
谩说深机防盗贼,难令朽骨化神仙。
空山虎去秋风后,废榭乌啼夜月边。
地下应知无敌国,何须深葬剑三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
水银如海,与冥界相连,一座墓穴竟然让无数士兵辛苦开凿。
人们说要深埋以防盗贼,然而即使如此,也难以让腐朽的尸骨化为神仙。
空山之中,老虎在秋风后离去,荒废的亭子旁,乌鸦在夜月下啼叫。
地下的亡灵应该知道,何必埋葬三千把剑来防止敌国?

注释:

  • 水银:指汞,古代人认为汞能与冥界相连,象征阴间。
  • 黄泉:指阴间、冥界。
  • 万卒:形容开墓的劳作繁重。
  • 谩说:随便说,表示不屑的口吻。
  • 深机:深埋的计划。
  • 朽骨:腐朽的尸骨。
  • 化神仙:指变成神仙,具有永生的传说。
  • 空山:指空旷的山,象征荒凉。
  • 乌啼:指乌鸦的叫声,通常与阴森恐怖的氛围相关。
  • 无敌国:指没有敌人的地方,形容宁静。
  • 深葬剑:形容用剑来防御的无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高启,公元1500年-公元1626年),字季明,号穷睇,明代著名诗人,与徐渭、袁宗道并称“三高”。他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尤其擅长律诗和绝句,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社会生活,风格清新、生活气息浓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姑苏地区,恰逢明代对历史的沉淀与反思,诗人借阖闾墓表达了对权力、死亡和历史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阖闾墓是春秋时期吴国国君的墓,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无常。

诗歌鉴赏:

《阖闾墓》以深刻的历史感和哲理性思考为基础,展现了高启对生死、权力与历史的独特视角。诗的开头用“水银为海接黄泉”形象地描绘了阴间与人间的界限模糊,接着以“万卒穿”揭示了墓穴的神秘与厚重。诗人对“谩说深机防盗贼”的不屑,反映了他对人类的历史与生死的淡然态度,强调即使有再多的防备,最终也难逃死亡的宿命。

“空山虎去秋风后”描绘了荒凉的自然环境,融入了唐诗的意象传统,给人以孤寂的感受。诗的结尾“何须深葬剑三千”,则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武力与权力的无奈,认为即使有千把剑也无法改变历史的无情与生死的必然。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味深长,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而沉重,折射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生命的思考,展现了高启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厚功力与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银为海接黄泉:比喻阴间的海洋,暗示死亡的最终归宿。
  2. 一穴曾劳万卒穿:形容开凿墓穴的艰辛与繁重的劳动,突显历史的沉重。
  3. 谩说深机防盗贼:对防盗贼的无用之策的讽刺,显示出对人类无奈的情绪。
  4. 难令朽骨化神仙:即使深埋,也无法让尸骨变成神仙,反映对死亡的无力感。
  5. 空山虎去秋风后:描绘孤寂的环境,带出一种凄凉的气氛。
  6. 废榭乌啼夜月边:荒废的亭子,乌鸦啼叫,营造出阴郁的氛围。
  7. 地下应知无敌国:暗示地下的亡灵对世界的了解,体现对权力的无视。
  8. 何须深葬剑三千:质疑用武力来保护的无意义,强调历史的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银比作海,强调阴间的神秘。
  • 对仗:如“空山虎去”和“废榭乌啼”,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夸张:如“万卒穿”形容开凿之艰辛,突显历史的沉重。

主题思想: 这首诗探讨了历史的无情与生死的必然,表达了对权力、死亡的思考,同时也对人类虚妄的防备与追求提出了质疑,反映了高启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水银:象征死亡与阴间。
  2. 黄泉:冥界的象征,代表生命的终结。
  3. 万卒:象征历史的沉重与人类的劳作。
  4. 空山:象征孤独与荒凉。
  5. 乌啼:带来阴森的氛围,象征死亡与哀愁。
  6. 剑三千:象征力量与权力,反映人类的无力与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高启的《阖闾墓》主要反映了什么主题?

    • A. 对历史的追怀
    • B. 对生死的思考
    • C. 对权力的讽刺
    • D. 以上皆是
  2. 诗中提到的“水银为海接黄泉”是指什么?

    • A. 生命的起源
    • B. 阴间与人间的连接
    • C. 自然的力量
    • D. 历史的变迁
  3. 诗中“何须深葬剑三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武力的赞美
    • B. 对死亡的无奈
    • C. 对历史的无视
    • D. 对敌国的恐惧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李白《将进酒》
  • 苏轼《赤壁赋》

诗词对比

  • 高启《阖闾墓》与杜甫《兵车行》
    • 两首诗都涉及历史与战争的主题,前者更侧重于对生死的思考,而后者则集中在战争带来的苦难与民生的悲惨。两者都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歌研究》- 研究明代诗人的生活与创作背景。
  • 《古典诗词鉴赏》- 介绍古典诗词的鉴赏技巧与方法。
  • 《中国古代文学史》- 详细记录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成就。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游宝盖山深原寺 赠舍弟 奉酬于中丞登越王楼见寄之什 过宁靖王墓 应祷诗留天圣观 霍岳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固执成见 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夹巷 赤字旁的字 辵字旁的字 歧路徘徊 王母使者 士字旁的字 抹月批风 包含臂的词语有哪些 状铺 至字旁的字 遵常守故 包含卸的词语有哪些 别张一军 长字旁的字 海洋学 咸水湖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