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5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55:33
长乐钟声动,平津树色开。
中郎长戟卫,丞相小车来。
新成赐将第,更筑候神台。
谁念公车客,空怀作赋才。
长乐的钟声响起,平津的树影在阳光下显得分外明亮。
中郎将的长戟在卫兵中闪耀,丞相的小车也驶了过来。
新建成的将军府邸,正在重新修建候神台。
谁会想到身为公车客的我,却只是在空自怀念自己的赋才?
此诗表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观察和感慨,尤其是对官场的感受。长乐钟声和丞相的到来象征着权力与繁华,而“公车客”则揭示了作者自身的无奈与失落,反映的是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体现了诗人的隐忧和对个人价值的思考。
高启(1498年-1662年),字季和,号星斋,明代诗人,生于浙江。高启以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尤以古体诗见长。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风景,抒发个人情感,体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长安道》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之际,诗人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权力的渴望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长安道》通过描绘长乐钟声与丞相的到来,表现了繁华与权力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深刻理解。诗中的“钟声动”与“树色开”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景象,不仅引人入胜,还暗示着一种盛世的辉煌。中郎长戟和丞相小车的描写,突出了官场的气氛与权力的象征。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则转向了个人的感慨,诗人以“公车客”自喻,表露出一种对自身命运的无奈与失落。虽然身处权力中心,但内心却充满了空虚与惆怅。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思,引发读者对个人价值与社会地位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繁华景象的描绘与个人失落的反思,表达了对权力与理想的深刻思考,揭示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
“长乐钟声动”中的“长乐”指的是?
a) 一种乐器
b) 一座宫殿
c) 一种节日
d) 一个城市
诗中提到的“公车客”指的是?
a) 平民
b) 官员
c) 商人
d) 士兵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感慨?
a) 自然风光
b) 权力与个人价值的对比
c) 友谊与爱情
d) 战争与和平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在面对社会与人生时不同的态度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