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腊中步月二绝》

时间: 2025-05-13 16:15:25

诗句

卖妻鬻子年饥后,索母求爷贼乱余。

对月椎胸几家哭,更堪萧索岁将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6:15:25

原文展示:

腊中步月二绝
卖妻鬻子年饥后,
索母求爷贼乱余。
对月椎胸几家哭,更堪萧索岁将除。

白话文翻译:

在饥荒之后,有人为了生存而卖掉妻子和孩子,
还有人为了钱财而向父母索要,甚至贼贼乱世。
对着明月,胸中何止几家人痛哭,更是让人感到岁末的萧索。

注释:

  • 卖妻鬻子:卖掉妻子和孩子,形容人们在极端困境下的悲惨境况。
  • 年饥后:指经历了饥荒的年份。
  • 索母求爷:向母亲索要钱财,向父亲求助,形容家庭的破碎与绝望。
  • 贼乱余:指在社会动乱中,盗贼横行,生活困顿。
  • 对月椎胸:面对明月,痛苦地捶胸,表达悲伤。
  • 更堪萧索岁将除:更让人感到孤独与悲凉,岁末将至,万物凋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宋代诗人,字子骏,号岱山,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常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宋代末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民生凋敝,饥荒不断。诗人通过对社会底层人民苦难的描写,表达对他们的同情与关切。

诗歌鉴赏:

《腊中步月二绝》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惨淡的社会图景,深刻揭示了战乱和饥荒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首句“卖妻鬻子年饥后”以极端的事例引入,直接展示了人们在困境中不得不做出的悲惨选择,情感强烈,不留情面。接下来的“索母求爷贼乱余”则进一步说明了家庭关系的扭曲与破裂,父母本应是孩子的庇护,却在生存的压力下成为求助的对象,令人感到无奈和悲哀。

面对这样的现实,诗人用“对月椎胸几家哭”来表现人们内心的苦痛与无助。明月本是一种美好的意象,但在此却显得格外冷清,反衬出人们心中的哀伤与孤独。最后一句“更堪萧索岁将除”则在时间的流逝中增添了一层悲凉,烘托出即将到来的新年并不意味着新的希望,而是更加的孤寂。

整首诗通过具体而生动的描绘,使人感受到深刻的社会批判与人文关怀,表现出诗人对人间疾苦的深切同情,情感真挚而深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卖妻鬻子年饥后:直述饥荒背景下人们的悲惨处境,突显生存的艰难。
  • 索母求爷贼乱余:描绘家庭关系的破裂,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求助关系反映了社会的混乱。
  • 对月椎胸几家哭:表现个人内心的痛苦,明月成为情感的寄托。
  • 更堪萧索岁将除:感叹岁末的孤寂,揭示生活的无望。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卖妻鬻子”与“索母求爷”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通过“对月”来引入情感的抒发,明月象征着孤独与失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底层人民在动乱与饥荒中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揭示了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扭曲与悲哀,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孤独与思乡,也是人们情感的寄托。
  • 哭泣:象征痛苦与无助,反映出人们在困境中的挣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卖妻鬻子”主要反映了什么? A. 家庭和睦
    B. 生存困境
    C. 生活富裕
    答案:B

  2. “对月椎胸”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伤痛
    C. 无聊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贼乱余”主要描述了什么? A. 和平
    B. 盗贼横行
    C. 家庭团聚
    答案:B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洪咨夔相关研究资料与文献。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看小舟除萍二首 寄题南城吴子直、子常上舍兄弟社仓 戏题郡斋水墨坐屏二首 人日宿味田驿 和章汉直 金陵官舍後圃散二首 宿滩头海智寺 前苦寒歌 城上野步用辘轳体 过上湖岭,望招贤江南北山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窒碍难行 金字旁的字 金章玉句 儿字旁的字 天师道 清旷超俗 逾墙窥蠙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克字旁的字 补养 爵结尾的成语 听结尾的成语 页字旁的字 矛头 改恶为善 臼字旁的字 普天匝地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包含倒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