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4:21
宿滩头海智寺
平生行路敢求安,
便要求安也大难。
古寺无门更无壁,
若教半夜作春寒。
这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追求安宁的感慨。作者说自己平生走过许多路,敢于追求内心的平静,但这种追求却非常困难。古老的寺庙没有门也没有墙,若是在深夜里,竟让人感到春寒的冷意。
该诗并无直接的典故,但“古寺”意象常见于禅宗文化,象征着一种超脱的境界。同时,春寒的意象也常用于描绘一种淡淡的忧伤。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诗、文、词,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在旅途中经过海智寺,面对古寺的景象,感慨人生的艰难与追求的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人们对内心平静的追寻。
杨万里的《宿滩头海智寺》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诗的开头以“平生行路敢求安”引出主题,表达了对安宁的渴望。然而,接下来的“便要求安也大难”则揭示了追求安宁的艰难与困苦,这种反差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刻。接着,诗人描绘了古寺的景象,“古寺无门更无壁”,让人感到一种孤寂与无所依托的状态,仿佛在表达一种对自由与孤独的思考。最后一句“若教半夜作春寒”则通过春寒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冷清,既是对自然的感受,也是对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
整首诗在意象上非常简练却富有内涵,既有对外界环境的描写,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体现了杨万里对生命的独到理解与哲学思考。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追求安宁的无奈与艰难,同时也反映了孤独与冷清的情感状态。
诗人认为追求安宁的难度如何?
A) 很容易
B) 很困难
C) 不确定
“古寺无门更无壁”中的“古寺”象征着什么?
A) 繁华
B) 自由与孤独
C) 安宁
“若教半夜作春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温暖
B) 喜悦
C) 孤独与忧伤
答案: 1-B, 2-B, 3-C
杨万里的《宿滩头海智寺》与王维的《鹿柴》有相似的主题,都是对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的描绘,但杨万里的诗更为直接地表达出对安宁的渴望与艰难,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宁静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