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40: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40:48
舟人吹笛
作者:杨万里 〔宋代〕
长江无风水平绿,也无靴文也无谷。
东西一望光浮空,莹然千顷无瑕玉。
船上儿郎不耐闲,醉拈横笛吹云烟。
一声清长响彻天,山猿啼月涧落泉。
更打羊皮小腰鼓,头如青峰手如雨。
中流忽有一大鱼,跳破琉璃丈来许。
长江上没有风,水面平静如绿毯,既没有靴印,也没有谷物的影子。
向东向西望去,光线在空中闪烁,浩瀚的水面如同无瑕的玉石。
船上的年轻人耐不住闲暇,喝醉了拿起横笛吹奏起云烟。
悠扬的笛声响彻天空,山猿在月光下啼叫,涧水在落泉中流淌。
他又打起羊皮的小腰鼓,头如青峰,手如细雨般轻巧。
忽然水中跳出一条大鱼,跃起破水而出,如同琉璃般晶莹。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江西人。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并称“江西诗派”。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形象生动著称,擅长描绘山水田园景象。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自然灾害频发的时期,杨万里通过描绘宁静的江河与船上乐声,寄托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热爱。
杨万里的《舟人吹笛》是一首表现江河自然景色与人们闲适生活的诗。诗的开头描绘了长江水面平静如绿,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展现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诗人通过“无风”“水平绿”的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宽广和辽阔的视觉效果。
接着,诗人把视线转向船上的年轻人,他们在船上悠闲自在,醉意朦胧中拿起横笛,吹出悠扬的乐声。这一段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音乐与自然的交织,使人感受到一种轻松的氛围。诗中“山猿啼月涧落泉”的描写,更是将音乐与自然的声音结合,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感。
后半部分描绘了船上的乐器声响和大鱼跳跃的画面,体现了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诗人在此通过细腻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江河之上,感受到那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和自然的灵动。
整首诗以生动的音响、丰富的视觉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营造了一种悠闲、美好的生活情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描绘江河的自然风光和船上年轻人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悠闲生活的向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图景。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江河状态是怎样的?
船上的年轻人拿起哪个乐器吹奏?
诗中提到的自然声音有哪些?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