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1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13:41
云卷云舒好列观,
谓宜隐者似无端。
谁知天上为霖用,
竟作人间出岫看。
万里功名当进步,
诸昆时节合弹冠。
只因自得无心趣,
三度归来现宰官。
云彩在空中卷起又舒展,恰似隐者的悠闲自在,似乎没有尽头。谁能想到天上的云彩是为了降下雨水,最终却成了人间青山的景象。为了追求万里之外的功名,我应该进取向上,而在这段时光里,诸位朋友都在努力追求功名利禄。只是因为我自得其乐,无心追求这些,三次隐退而归,最后却又成了宰相。
曹彦约,字正之,号梦阮,宋代诗人,早期受到王安石的影响,后期偏向于隐逸生活。他的诗风清新,常以自然景观和个人隐逸的情怀为题材。
《云隐李季可挽诗二首》是曹彦约在隐居生活与官场之间反复抉择时所作,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仕途的无奈之间的矛盾。
本诗通过对云彩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隐者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冷漠态度。首句“云卷云舒好列观”,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美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接下来的“谓宜隐者似无端”,则将隐者的自在与世俗的纷扰对比,暗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在中间部分,诗人提到“谁知天上为霖用”,此句寓意深远,传达出一种对无常的思考。而“万里功名当进步”则明确揭示了个人对功名的渴望,然而“只因自得无心趣”,又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最终选择了隐退的生活。这种对比形成了诗歌的张力,使人读后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洒脱。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诗意,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隐逸与世俗的对立,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追求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间的复杂心情。最终,诗人选择了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反映出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选择题:首句“云卷云舒”主要表达了什么意境?
A. 忧伤
B. 悠闲
C. 繁忙
D. 哀怨
填空题:诗中“只因自得__趣”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态度。
判断题:诗人最终选择了完全放弃官场生活。 (对/错)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曹彦约的诗更强调个人内心的挣扎与选择,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之美的描绘与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