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1:13
玉楼春·白莲
作者: 王夫之 〔清代〕
娟娟片月涵秋影,低照银塘光不定。
绿云冉冉粉初匀,玉露泠泠香自省。
荻花风起秋波冷,独拥檀心窥晓镜。
他时欲与问归魂,水碧天空清夜永。
这首词描绘了秋天夜晚的景色:明亮的月光照耀在银色的水面上,波光粼粼,光影变幻;淡绿的云彩悠然升起,花瓣如粉色的霜雪般轻盈;清晨的露珠透出阵阵香气,令我心境清明。随着秋风拂过,芦花摇曳,秋水微凉,让我独自怀抱着那份对往事的思念,静静地望着镜子里的自己。若有一天,我能与你问候归来的心灵,那时的水面如碧空般宁静,夜晚也将长久而清澈。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水碧天空清夜永”中的“水碧”与“天空”常用来描绘宁静的夜晚,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作者介绍
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穆堂,湖南人。清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诗人。他在哲学、政治和文学上都有着显著的成就,尤其是在儒学与道学的融合上,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王夫之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时期。他在诗中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宁静与内心的孤独。
《玉楼春·白莲》以清丽的语言和细腻的意象,展现了一幅秋天夜晚的优美画卷。开篇的“娟娟片月涵秋影”,通过柔和的月光映射出秋水的宁静,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清幽的世界。接下来的“绿云冉冉粉初匀”,细腻地描绘了晨曦中云彩的轻盈与花瓣的娇嫩,传达出一种生命的柔美与脆弱。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内心的独白,“荻花风起秋波冷,独拥檀心窥晓镜”,在描写自然景象的同时,诗人借助秋风与波澜的凉意,表达了对往事的深深怀念与孤独的心绪。最后两句“他时欲与问归魂,水碧天空清夜永”则展现了诗人渴望与友人倾诉心声的愿望,仿佛在等待着一个能理解他孤独灵魂的人。
整首词以自然景象为载体,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内心的孤寂,具有深刻的情感和高远的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反映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表现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娟娟片月”指的是什么?
A. 皓月
B. 星星
C. 夕阳
D. 朝霞
“荻花风起秋波冷”中的“秋波”象征了什么?
A. 温暖的怀抱
B. 凉爽的秋天
C. 思念的情感
D. 生命的消逝
诗中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思念
C. 愤怒
D. 安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