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0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09:48
作者: 李白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驿亭三杨树,正当白下门。
吴烟暝长条,汉水啮古根。
向来送行处,回首阻笑言。
别后若见之,为余一攀翻。
在驿亭旁有三棵杨树,正好在白下门前。
吴地的烟雾在傍晚时分弥漫在长长的河岸,汉水在古老的根基上轻轻地流淌。
这地方是我曾经送别朋友的地方,回头望去,却只剩下无法言说的笑颜。
若在未来的某天再次相见,请为我翻一翻那段美好的回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的诗风豪放,想象丰富,常表达对自由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白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离别的不舍。白下亭作为送别之地,承载了许多情感和回忆。
《金陵白下亭留别》是一首充满离愁别绪的诗作。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构建了一幅动人的送别图景。开篇提到的“驿亭三杨树”,不仅描绘了亭子周围的环境,还暗示了分别的情境。杨树常被用来象征离别,因此这里的杨树不仅是具体的景物,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
接着“吴烟暝长条,汉水啮古根”一句,描绘了江南的迷蒙烟雾和缓缓流淌的汉水,增添了一种朦胧而又沉静的氛围。这种自然景象的描写,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故乡的眷恋,也有对友人的思念。
“向来送行处,回首阻笑言”,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欢笑时光的怀念,回首时却又感到难以言说的惆怅。最后两句“别后若见之,为余一攀翻”,流露出对再相逢的期待和希望,情感的起伏让整首诗在离别的沉重中注入了温暖的人性光辉。
整体而言,《金陵白下亭留别》不仅仅是对友人的送别,更是对人生无常、时光荏苒的深刻思考。李白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与深情的诉说,展现了他高超的艺术魅力与深厚的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对友人的眷恋与离别的惆怅,表现了人生如梦、时光易逝的哲思。情感真挚,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驿亭”指的是什么?
“吴烟”指的是哪个地方的自然景象?
诗中提到的“汉水”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金陵白下亭留别》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均为送别诗,前者情感豪放,后者则更显沉静内敛。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来表达离别的情感,但李白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王维则关注友谊的深厚与历史的积淀。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