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9:4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9:45:06
寒食访僧
作者: 郑文宝 〔宋代〕
客舍愁经百五春,
雨馀溪寺绿无尘。
金花开处鞦韆鼓,
粉颊谁家斗草人。
水上碧桃流片段,
梁间新燕语逡巡。
高僧不饮客携酒,
来劝先朝放逐臣。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时,作者在客舍中感到忧愁,已经到了春天的百五天。雨后溪边的寺庙显得格外清新,周围一片绿色,毫无尘埃。在金花盛开的地方,荡起鞦韆的声音和欢快的气氛。而在这里,谁家孩子正在斗草呢?水面上,碧桃花瓣随水流动,屋梁上新来的燕子在欢快地鸣叫。高僧却不喝客人带来的酒,只劝说那位被放逐的官员。
郑文宝,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怀与哲思。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创作于寒食节期间,正值春暖花开之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对历史的感慨与思考。在政治动荡的时代,诗中提到的被放逐的臣子,也反映了对时局的关注与无奈。
《寒食访僧》是一首描写春日景色与人情的诗,诗人在描写自然的同时,融入了对历史与人生的思考。开篇“客舍愁经百五春”,点出诗人的忧愁,这种情感与自然的美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接下来的描写,诗人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雨后的溪寺,展现出一片绿意盎然的美景,洗净了心灵的尘埃。
“金花开处鞦韆鼓,粉颊谁家斗草人”,这些生动的意象,生动地表现了儿童的欢声笑语,体现了春日的生机与活力。但随之而来的“高僧不饮客携酒,来劝先朝放逐臣”,则将诗的基调转向了沉重,展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无奈。这种对比,使整首诗在表面欢乐之下,潜藏着深厚的情感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美景与人们的欢愉,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历史的沉重思考。对比欢乐与忧愁,展现了人世间的无常与哲思。
寒食节是什么时候?
A. 春分
B. 清明前两天
C. 立夏
D. 冬至
诗中提到“高僧不饮客携酒”,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愉快
B. 超脱与冷漠
C. 愤怒
D. 怀念
“金花开处鞦韆鼓”中的“鞦韆”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秋千
C. 一种花
D. 一种游戏
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对比,两者都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游走,但郑文宝更侧重于自然之美与人事之感,而李白则多用壮丽的景象与豪情的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