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中秋月望十六终夜如昼》

时间: 2025-04-26 14:29:21

诗句

秋气久已到,月明如可期。

云生未望夜,天借极圆时。

冷澈登临倦,衰慵起舞迟。

兔闲长捣药,桂老尚生枝。

运转何年住,清明与物宜。

油然任消长,斤斧定何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9:21

原文展示

中秋月望十六终夜如昼
作者: 苏辙 〔宋代〕

秋气久已到,月明如可期。
云生未望夜,天借极圆时。
冷澈登临倦,衰慵起舞迟。
兔闲长捣药,桂老尚生枝。
运转何年住,清明与物宜。
油然任消长,斤斧定何施。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气息已经浓厚,明亮的月光正如我所期待的那样。
夜空中云彩尚未聚集,正好在这最圆的时刻仰望天空。
微风凉爽,我登高望远感到疲倦,懒散中舞蹈也变得迟缓。
那只悠闲的兔子依旧在捣药,桂树依然在生长。
岁月轮转,不知多少年能停留,清明时节与自然万物相得益彰。
随意地看着月亮的消长,锤子和斧头又能如何施展呢?

注释

  • 秋气:指秋天的气息。
  • 可期:可以期待。
  • 云生未望夜:云彩未聚,尚未入夜。
  • 冷澈:形容天气清冷,透彻。
  • 衰慵:形容疲倦懒散。
  • 兔闲长捣药:指月亮上的玉兔在捣药,象征长生不老。
  • 桂老尚生枝:桂树依然茂盛,象征生命的延续。
  • 运转何年住:岁月轮转,不知何年才会停留。
  • 油然任消长:随意地看着月亮的盈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美,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苏辙以诗、文、词三方面的成就闻名,作品多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他在文学上与其兄苏轼齐名,有“苏门四学士”之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中秋节,表达了诗人在月明之夜的思考和感受。中秋节是阖家团圆的日子,诗中虽有对美好月色的赞美,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中秋月为中心,围绕着月光、秋气、桂树、兔子等意象展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深邃的秋夜。诗的开头通过“秋气久已到,月明如可期”两句,营造出一种期待的氛围,既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又引出了月亮的主题。接下来的“云生未望夜,天借极圆时”则展示了一个清晰的夜空,月亮在此刻显得格外明亮,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在诗中,苏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还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冷澈登临倦,衰慵起舞迟”展现了诗人的疲惫与懒散,仿佛在思考人生的意义。兔子和桂树的意象则让人联想到长生不老的传说,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

最后两句“运转何年住,清明与物宜”带有哲学的思考,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无奈。整首诗在写景中抒情,在抒情中引发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苏辙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气久已到:秋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2. 月明如可期:明亮的月光如同我所期待的那样美好。
  3. 云生未望夜:天上云彩尚未浮现,夜空还未完全降临。
  4. 天借极圆时:此时月亮正好是最圆的时候,适合仰望。
  5. 冷澈登临倦:微风清凉,我登高望远感到疲倦。
  6. 衰慵起舞迟:懒散地想起舞蹈,但行动却变得迟缓。
  7. 兔闲长捣药:那只兔子闲适地在捣药,暗喻长生不老的传说。
  8. 桂老尚生枝:桂树依旧在生长,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9. 运转何年住:岁月轮转,不知何年能停留。
  10. 清明与物宜:清明时节,自然与万物和谐相处。
  11. 油然任消长:随意地看着月亮的盈亏变化。
  12. 斤斧定何施:锤子和斧头又能如何施展,似乎在反思做事的意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月亮比作可期的美好,传达了期待之情。
  • 拟人:兔子在“长捣药”,赋予动物以人类的行为。
  • 对仗:诗中使用的“冷澈登临倦,衰慵起舞迟”形成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中秋月展开,表达了对美好自然的赞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意义的思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理,诗人展现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着团圆、美好和思念。
  • 兔子:传说中的玉兔,代表长生不老和幻想。
  • 桂树:象征着高洁、长久的生命。
  • 秋天:象征着成熟与收获,同时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兔子正在做什么?

    • A) 跳舞
    • B) 捣药
    • C) 采药
  2.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生命的流逝
    • B) 自然的美
    • C) 生活的哲理
  3. 诗中“冷澈登临倦”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兴奋
    • B) 疲倦
    • C) 快乐

答案

  1. B) 捣药
  2. A) 生命的流逝
  3. B) 疲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水调歌头》 - 苏轼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中秋月望十六终夜如昼》都以月亮为主题,但《静夜思》更加侧重于思乡之情,而《中秋月望十六终夜如昼》则融合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精选》
  • 《苏辙诗文选》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怀 和玉峰春吟 牡丹和韵二首 又和咏梅 其二 和象翁雪 挽都务弟 绝交 北山遇雪 喜晴 其一 又题霅陇坟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鸮心鹺舌 提土旁的字 静逸 倚马千言 同命运共呼吸 七大八小 龜字旁的字 丿字旁的字 广字头的字 定夺 自相水火 磨切 田首 包含髓的词语有哪些 犬字旁的字 包含辩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瞎的词语有哪些 不死不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