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19: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19:32
万寿观
作者: 陈大方 〔宋代〕
石林和月俯清流,一点红尘不许留。
青鸟岂传金母信,彩鸾应返玉皇楼。
苔铺翠点仙桥滑,松积香梢径路幽。
午夜鹤松顶天露,道人睡觉满天秋。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仙境。石林在月光下俯视着清流,世俗的烦恼在这里毫无踪影。青鸟怎么可能传达金母的信件呢,彩鸾又怎能返回玉皇的楼阁?苔藓铺成的青色小道滑腻,松树的香气弥漫在幽静的小路上。午夜时分,鹤在松顶沐浴着露水,道人在梦中酣睡,似乎整个世界都沉浸在秋天的宁静中。
陈大方,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以清新脱俗、富有哲理见长,常以自然景观寄托个人情感与思想。
《万寿观》创作于一个闲适的秋夜,诗人身处风景如画的环境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想表达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与对神仙生活的憧憬。
《万寿观》是一首描绘仙境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开篇以“石林和月俯清流”引入,展示了一个月光下的幽静场景,表现出诗人对宁静环境的向往。接着,“一点红尘不许留”则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烦恼的厌倦,表达了一种对清净生活的渴望。
“青鸟岂传金母信,彩鸾应返玉皇楼”两句中,诗人以神话传说中的青鸟和彩鸾来排除世俗的干扰,强调了超凡脱俗的意志。同时,后面的描写如“苔铺翠点仙桥滑”和“松积香梢径路幽”则进一步渲染了那种清幽、宁静的境界,带给人一种恬淡的美感。
最后两句“午夜鹤松顶天露,道人睡觉满天秋”则是对诗人自身状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在此宁静环境下的满足与安逸,似乎与天地融为一体,感受到自然的气息和秋天的宁静。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自然的美景,又有诗人内心的宁静,完美地展现了道教的思想和对仙境的向往。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超越世俗生活的向往,追求清幽、宁静的理想生活,体现了道教思想中对自然的崇敬和对人类烦恼的超脱。
选择题:
填空题:
判断题:
《静夜思》与《万寿观》均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但《静夜思》更侧重于思乡之情,而《万寿观》则强调超脱世俗的向往。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出深刻的情感,但所表达的主题与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