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0:00:22
青天荡荡淮阴城,城中城外惟两生。
一生来吴淞,车脚偶转风中蓬。
一生弇山客,作客三年归不得。
吁嗟两生一城隔,一生不入一不出。
一生闭寘新妇车,夜惟抱影日抱书。
偶然一落笔,惊走千蠹鱼。
一生自是悠悠者,肥肉大酒便结社。
有时精悍生眉间,有时蒲伏出跨下。
曈曈晓日城门开,千人万人纷往来。
两生白眼看不见,但闻鸦鹊浩浩声如雷。
何来故人忽传语,咫尺两生奈何许。
一生驰书若传箭,一生笑口如流电。
十年乡里各参商,岂意今朝乃相见。
呜呼世间万事奇绝多若此,男儿那不长贫贱。
相逢不用感慨多,但须痛饮为长歌。
歌成两地发高唱,自出金石相鸣和。
韩侯台下波粼粼,漂母祠前草没人。
英雄儿女尽安在,天涯珍重双浮萍。
明朝一生挂帆去,便将入海寻烟雾。
从来国士说无双,斗大淮阴让君住。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0:00:22
《两生相逢行赠彭甘亭》
青天荡荡淮阴城,城中城外惟两生。
一生来吴淞,车脚偶转风中蓬。
一生弇山客,作客三年归不得。
吁嗟两生一城隔,一生不入一不出。
一生闭寘新妇车,夜惟抱影日抱书。
偶然一落笔,惊走千蠹鱼。
一生自是悠悠者,肥肉大酒便结社。
有时精悍生眉间,有时蒲伏出跨下。
曈曈晓日城门开,千人万人纷往来。
两生白眼看不见,但闻鸦鹊浩浩声如雷。
何来故人忽传语,咫尺两生奈何许。
一生驰书若传箭,一生笑口如流电。
十年乡里各参商,岂意今朝乃相见。
呜呼世间万事奇绝多若此,男儿那不长贫贱。
相逢不用感慨多,但须痛饮为长歌。
歌成两地发高唱,自出金石相鸣和。
韩侯台下波粼粼,漂母祠前草没人。
英雄儿女尽安在,天涯珍重双浮萍。
明朝一生挂帆去,便将入海寻烟雾。
从来国士说无双,斗大淮阴让君住。
在淮阴城的广阔天空下,城内外只有两位相生的人。一位来自吴淞,偶尔在风中转动着车脚;另一位是弇山的客人,做客三年却无法归去。唉,两个生灵隔在同一城,一位进不去,另一位出不来。一位关在新娘的车中,夜晚只抱影子,白天只抱书本。偶尔写落一笔,惊走千只虫鱼。一位本是悠闲自得的人,吃着肥肉喝着大酒就结成了社团。有时眉宇间显得精悍,有时则像蒲伏在地的动物。曈曈的晨光下,城门打开,成千上万的人纷纷而来。两位生灵彼此看不见,却只听见乌鸦和鹊鸟的鸣叫声如雷。为何旧友忽然传来消息,近在咫尺却无从相见。一位写信如同箭发出,另一位则笑口常开如电闪。十年乡里各自奔波,岂料今天竟然重聚。唉,世间万事奇绝多得如同这个,男儿何不长久贫贱。相逢时不必感慨太多,只要痛快痛饮唱起长歌。歌声从两地传出,高声唱和,宛如金石相鸣。韩侯台下波光粼粼,漂母祠前草木无人。英雄儿女都在哪里,天涯海角请珍重这双浮萍。明天一位将挂帆而去,便要入海寻觅烟雾。从来国士无双,愿将广阔的淮阴留给你。
作者介绍:郭麟,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独特的诗风和情感深邃的作品受到后人瞩目,擅长抒情诗和寓言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与友人彭甘亭重聚之际,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以及人生的感慨。同时,诗中描绘了生活的离散与重聚,反映了社会风貌与人际关系的复杂。
《两生相逢行赠彭甘亭》是一首抒情且富有哲理的诗作,充分展现了郭麟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对友情的珍重。诗中通过描绘青天、城池、来去的行人,构建出一种开阔而又孤独的空间,反映出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命运的无常。作者将两位生灵的境遇对比,表现出人生的无奈与孤独;而对饮、歌唱的描写则传达出对友情的渴望与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诗中多次出现的“生”字,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交错,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
此外,诗歌在语言上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对偶等,使得作品具有很强的音乐感和画面感。例如“夜惟抱影日抱书”生动地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与内心世界,令人感同身受。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种对友谊的歌颂,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给人以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两位生灵的描摹,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生的无常以及友情的珍贵,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命运的思考。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青天荡荡”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a) 阴暗潮湿
b) 开阔明亮
c) 狭窄压抑
d) 风雨交加
填空题:诗中“两生白眼看不见”意指他们之间的_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夜惟抱影”表现了主人公的孤独感。(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