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2:54
不听君王到寿春,
肯容麹允起咸秦。
茂弘周顗浑无晋,
何但琅琊不是亲。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王导的批判,认为他不听从君王的命令,反而支持了外族的统治者,造成了国家的动荡。诗中提到的茂弘和周顗则是与王导同时代的人物,他们的地位和影响力都没有晋朝的辉煌。最后诗人感叹,琅琊(王导的故乡)的人并非亲近的朋友,关系并不如表面上看起来那般紧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以其清新隽永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涉及历史人物与事件,具有较强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士人心态复杂的时期,诗人通过对王导的反思,表达了对士人立场的质疑,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这首诗以王导为主线,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独特理解和深刻反思。开头两句直接指出王导的不作为,反映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士人失职的批判。诗中提及的茂弘和周顗,象征着那个时代的优秀人才,却因环境的逼迫而未能大展拳脚,显示了历史的无奈与悲哀。最后一句则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性,琅琊的故乡虽是王导的发源地,但并不能代表他与故乡的亲近,这种情感的疏离感使人感受到历史的深重。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意象鲜明,通过对比与反讽,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洞察。他以王导为切入点,揭示了士人面对国家命运时的责任与抉择,传达了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对未来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王导及其同代人的描述,探讨了士人在历史潮流中的责任与抉择,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士人失职的批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