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7:30
爱山却把图书卖,嗜酒空教僮仆赊。只向阶前便渔钓,那知枕上有云霞。暗泉出石飞仍咽,小径通桥直复斜。窗竹未抽今夏笋,庭梅曾试当年花。姓名未及陶弘景,髭鬓白于姜子牙。松月水烟千古在,未知终久属谁家。
我爱山,但却把图书卖掉了,沉迷于酒,却只是让我的仆人赊账。只在阶前垂钓,哪知枕边有云霞。隐秘的泉水从石中涌出,飞流而下依然让人喉咙干咽。小径通往桥,不时向上又向下。窗前的竹子还未抽出今夏的竹笋,庭院里的梅花也曾尝试过去年的花。我的名字还未及陶弘景,而我的白发却早于姜子牙。松树下的月光和水中的烟雾千古流传,不知道终究属于谁家。
方干,唐代诗人,字景明,号梅溪,生于公元770年,卒于公元841年。他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隐居生活与自然风光,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写于方干隐居山中,表现了他对山水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的淡泊之情。诗中透露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既有对自然的向往,又有对个人追求的反思。
《山中》通过描绘诗人隐居山水之间的生活,展现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开头两句“爱山却把图书卖,嗜酒空教僮仆赊”,直接表明了诗人对山的热爱和对书籍的放弃,反映出一种对自由与简单生活的追求。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山水的美景,暗泉流出、竹笋生长等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大自然的韵味。
然而,诗中又夹杂着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惑,尤其是“姓名未及陶弘景,髭鬓白于姜子牙”两句,既是对自我价值的反思,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一句“松月水烟千古在,未知终久属谁家”更是表现了对时光流逝与归属感的思考,带有哲理意味。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又有对人生的哲思,展现了方干对隐居生活的理想与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反映出他对隐居生活的渴望与对世俗纷争的超然,体现了唐代诗人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
方干的《山中》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诗中提到的“陶弘景”的身份是什么?
方干的《山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对山水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作品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方干则更加关注内心的哲思与对世俗的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