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17:57: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17:57:28
《踏莎行(赠光严道人)》
作者: 蔡伸 〔宋代〕
玉质孤高,天姿明慧。
了无一点尘凡气。
白莲空殿锁幽芳,
亭亭独占秋光里。
一切见闻,不可思议。
我今有分亲瞻礼。
愿垂方便济众生,
他时同赴龙华会。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高而明慧的人物形象,像玉一样纯净,不沾染尘世的气息。白莲在空荡荡的殿堂中锁住了幽雅的芳香,独自占据着秋天的光辉。所有的见闻都是不可思议的,我今天有缘能够亲自瞻仰这位高人的风采,愿他能施加方便,帮助众生,将来我们能够共同前往龙华会聚会。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龙华会”源自佛教典故,指的是释迦牟尼在龙华树下所传授的法会,表示弟子们的聚会与法会,象征着佛教信仰中的重要时刻。
作者介绍:
蔡伸是宋代的一位诗人,字子山,号潜斋,生于南宋时期,生活在文化繁荣的背景下。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生态度,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蔡伸对光严道人(可能是一位高僧或道士)的崇敬有关,表达了对其高洁品格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众生的关怀与期盼。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高洁人物的崇敬之情。开篇以“玉质孤高,天姿明慧”点明了该人物的独特魅力,仿佛在告诉读者,真正的高洁并非世俗的浮华,而是一种内在的品德和智慧。接着,诗人用“白莲空殿锁幽芳”描绘出一种清静的氛围,白莲象征着纯洁,而空殿则暗示了世外桃源的乐土。此时,诗人似乎在传达一种超脱的境界,如同高人所处的境地,令人向往。
“愿垂方便济众生”一语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高人施恩惠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心怀众生的博大情怀。这种关切与希望,不仅是对光严道人的敬仰,也是对自身修行和社会责任的思考。最后的“他时同赴龙华会”则点明了诗人对未来的向往与理想,期盼与高人共同参与佛教的盛会,传达了对心灵归宿的追求。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清新脱俗,情感真挚深刻,既有对高洁人物的赞美,又有对社会的深切关怀,彰显了作者的高尚情操与深邃思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高洁人物的崇敬与仰慕,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与理想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龙华会”,它源自哪个宗教?
A. 道教
B. 佛教
C. 基督教
D. 伊斯兰教
“玉质孤高,天姿明慧”中“天姿”指的是?
A. 人的外表
B. 人的气质和智慧
C. 人的财富
D. 人的地位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光严道人的什么情感?
A. 敬仰
B. 嫉妒
C. 不屑
D. 疑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意象与主题上,蔡伸的《踏莎行》与王维的《山居秋暝》有相似之处,均展现了高洁的境界与自然的和谐美。然而,蔡伸的诗更倾向于对高人的崇敬与对众生的关怀,而王维则更多描绘个人的隐逸与自然的融洽。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