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0 02:1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02:16:14
多丽 清明兼上巳作
作者:陈维崧 〔清代〕
算风光,依稀才过传柑。
又取次韶光媚眼,今朝三月逢三。
映一行水边粉屧,立几簇桥上红衫。
皂荚园中,丁香树下,春人影落百花潭。
又何处东风作阵,吹绽碧桃缄。
从古是清明上巳,两好难兼。
恰经过幽坊小市,衣痕鬓缕廉纤。
翠蛾招流觞巷北,黄莺唤泼火城南。
艳粉墙头,红香帽底,花枝婉娩碍晴檐。
争留住饧箫戏鼓,准拟待新蟾。
归来晚梨花院宇,情绪恹恹。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与上巳节的美好景象,春光明媚,似乎刚刚过去的传柑花开。今天三月的第三天,春光正好。水边映出一行穿着粉色鞋子的脚步,桥上则有几簇穿红衣的人。皂荚园中,丁香树下,春天的人影倒映在百花潭中。又哪里有东风阵阵,吹开了碧桃花的花瓣。从古至今,清明节与上巳节都是如此美好,却难以兼得。恰巧经过幽静的坊市,衣衫褴褛,鬓发凌乱。北边的巷子里,翠蛾招手流觞,南边的火城中,黄莺在呼唤。艳丽的粉色墙头,红色香帽下,花枝在晴天的屋檐下轻轻摇曳。人们争相停下脚步,享受音乐和舞蹈,准备等待新的月亮。归来时已晚,梨花院落中,心情沉闷。
作者介绍
陈维崧(1626年-1700年),字子韬,号石泉,晚号白石,清代诗人。其诗多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乐趣,风格清丽,富有情感。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的春季,正值清明与上巳节的交替时节,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以及对节日氛围的感慨与思考。
这首《多丽 清明兼上巳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中清明与上巳节的美好景象。诗人以“算风光”开篇,便引出春光的美丽,接着用“依稀才过传柑”点明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换,展现出对生命的感慨。整首诗以春天的各种景象为主线,水边的粉屧、桥上的红衫、皂荚园的丁香树,都生动地呈现了春天的气息。
在情感上,诗人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节日的期待,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难以兼得的惆怅。诗中提到“从古是清明上巳,两好难兼”,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
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细致的描写,展现了春日市集的繁华与生活的喧闹,体现出诗人对生活琐事的观察与思考。尤其是“争留住饧箫戏鼓”,传达出对欢乐时光的留恋与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构建了一幅春天的美丽画卷,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间烟火的珍视,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审美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同时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从古是清明上巳”,这两者代表什么节日?
“争留住饧箫戏鼓”中“饧箫”指的是什么?
诗中描绘的春天的意象中,哪一项不属于诗中提到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