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4: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4:55
小江村,粉墙络满江蘅。柳丝边兽环静掩,降阶乍识飞琼。
话乡闾新踪共寄,传名姓旧迹犹萦。烟絮迷离,风灯历乱,少年羁旅此时情。
莫不是天寒翠袖,一例也飘零。空惆怅,荒溪有鹤,孤馆无莺。
记年时蓉娘语我,读书曾共深更。卷湘帘清吟摊卷,挑银烛幽怨调筝。
爱国芳心,拿云奇气,河山纤手许同撑。
怎禁得相逢此地,疑梦复疑醒。还留待,画眉归去,共话前盟。
在小江村,粉墙环绕着满是江蘅的水面。柳丝轻拂,静谧的兽环掩映其间,恍惚间我在台阶上看到飞舞的琼花。
谈起故乡的新踪迹,承载着过去的名姓旧事仍萦绕心头。烟花迷离,灯火摇曳,年轻的旅人此时的情怀多么复杂。
难道这天寒地冻,翠袖飘零,都是无奈的象征?空有惆怅,荒凉的溪水有鹤在飞,孤寂的馆舍里却没有莺鸟歌唱。
我记得那年蓉娘对我说过的话,曾一起读书到深夜。卷起湘帘,清吟摊开书卷,挑起银烛,幽怨地调筝。
我心中爱国的志向,愿与云彩争奇,许诺在河山间携手共撑。
怎能不在此地重逢,梦中又疑似醒来?还有待,画眉归去,共同谈论旧时的约定。
“画眉”与“江蘅”的意象结合,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爱的追忆。“蓉娘”可能意指与诗人有过深厚情感的女子,暗示了诗人对情感的铭记与对往事的追思。
顾宪融(1866-1927),字子文,号丰卿,江苏无锡人。生于清朝晚期,经历了晚清的动荡与民国的变革,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
这首《多丽》创作于诗人晚年,正值战乱之际。他在白鹤江畔重访旧地,触景生情,回忆往昔,不禁感慨万千。
《多丽 己未春暮过白鹤江有晤》是顾宪融情感丰富的作品,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传达了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开篇以“小江村,粉墙络满江蘅”引人入胜,描绘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村庄景象,伴随着自然的宁静,诗人内心的情感也被唤醒。接着,诗人通过与故乡的对话,聊起新旧交替的情景,表现了离别后的惆怅和对家乡的思念。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展现了对青春岁月的怀念,尤其是“记年时蓉娘语我,读书曾共深更”一句,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整首诗在描写自然与人情的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的关心与热爱,表现了诗人心系河山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家乡的怀念与对青春岁月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的关怀与希望,构成了一幅情感丰富的画面。
诗中“小江村”描绘了什么样的环境?
A. 热闹的城市
B. 宁静的乡村
C. 荒凉的山野
诗人回忆与“蓉娘”共读书的场景,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愤怒
B. 怀念
C. 无所谓
诗中提到的“飞琼”象征着什么?
A. 繁华
B. 美好瞬间
C.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