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07:59: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7:59:25
宿后自华阳行次昭应寄王直方
沈亚之 〔唐代〕
重归能几日,物意早如春。
暖色先骊岫,寒声别雁群。
川光如戏剑,帆态似翔云。
为报东园蝶,南枝日已曛。
这首诗表达了我归来的日子已经不多,万物的情意就像春天一样早已出现。温暖的色彩在骊山的山岫上先行绽放,而寒冷的声音却已告别了雁群。河川的光亮如同戏剧中的剑,船帆的姿态犹如在空中飞翔的云彩。为了报答东园的蝴蝶,南边的树枝上阳光已经渐渐落下。
沈亚之,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与描绘自然景色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作于沈亚之归途中,表现了他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与感受,同时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的变化,情景交融,诗人将自己的感受与自然景色紧密相连。从“物意早如春”一句中,可以看出诗人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喜悦。而“川光如戏剑,帆态似翔云”则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展现了水面上光影的流动和船帆随风而动的优美形态,给人一种生动而富有动感的视觉效果。诗的最后一句“为报东园蝶,南枝日已曛”更是把春天的生机与日落的淡淡忧伤相结合,既有对美好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形成了一种淡淡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悠远。
诗中提到的“寒声”指的是什么?
A. 雪声
B. 雁群的叫声
C. 风声
D. 雨声
“川光如戏剑”中的“戏剑”比喻的是?
A. 舞蹈
B. 光影的闪烁
C. 斗剑
D. 风筝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高兴
B. 伤感
C. 忧愁
D. 平静